在上海闵行,有这样一条路
莲花南路
一侧是华东师大,一侧是上海交大
两校门对门,手牵手
共同谱写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篇章
从思源湖到樱桃河
两校的友情是莲花南路的相对相望
从上海到海南,跨越千山万水
科创的风吹到了天涯
两校的比邻之谊,延展到了海角
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与
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
分别于2019年和2024年先后入驻
凑巧的是
两校海南研究院之间
也隔着一条小路
1月15日
在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挂牌运行之际
两校在琼师生共同决定
将这条小路
也命名为“莲花南路”!
这条路
连接着两校之间的情谊
更是两校主动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
推动科技创新与突破的奋斗之路
两校师生共同为“莲花南路”路牌揭牌
并合影留念交换礼物
1月15日上午
两校研究院师生结伴出行
先后参观了两校研究院在琼实验室
两校研究院还师生集体深入学习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
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师生们表示,要发挥专业专长
推动科技创新与突破
积极融入自贸港建设大局
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
为建设教育强国奉献新时代青年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战略决策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海南省全部科研教育资源的总体管理单位,负责协调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海南区块链研究院在琼工作,对接联系海南国际医学中心。目前已形成“一院三地”建设布局,全力打造“1+3+5+N”区域联动新模式,为海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海南特色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积极推进学校“大海洋”战略在琼落地,现已建成世界领先的深海装备全链条研究基地、全球唯一的深海高压特种微生物综合研究平台等科研基地,着力推进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设施三亚基地、海铃中微子科学海南实验室、深海腐蚀测试中心等平台建设。
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将坚持以“立足海南,贡献交大力量,为海南创新创造、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面向世界,发出交大声音,为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全力打造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态势,助推海南自贸港加速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是华东师范大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战略举措,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个综合性地方研究机构。2022年2月,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华东师范大学主要负责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华东师范大学与海南省教育厅签署协议,启动了海南研究院建设。2023年11月,第一批科研和行政团队开始进驻海南研究院。2024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共建职责。
扎根祖国海疆、建设教育强国,海南研究院的目标是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紧密围绕海洋科技、南繁科技、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组织开展硕博层次人才培养、国际科教合作、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在琼培育新质生产力。
建设初期,研究院将重点在琼打造四个研发基地,即海洋垃圾与塑料治理研究中心、海洋塑料循环研发中心、海洋精密光学仪器研发中心、海洋碳汇研究中心。未来,研究院还将在合成生物学、智能传感器、绿色农药等方面,配合海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研究院将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深厚底蕴和区域国别研究优势,助力海南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
上海交大@华东师大
比邻而居,携手同行
天涯海角,共创未来
转载:交大官微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阅读
4. 总数全市第一,祝贺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