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四川政协报》以“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全面构建数字财经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题,报道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近年来,学院紧扣数字经济引发的行业发展和工作场景变革大势,聚焦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数字化专业(群)改造、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能力模型构建、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努力探索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财经商贸类数字化人才。
加快推进“智改数转”
全面构建数字财经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十多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四川省作为六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四川,形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近年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紧扣数字经济引发的行业发展和工作场景变革大势,聚焦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数字化专业(群)改造、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能力模型构建、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全面构建数字财经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致力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财经商贸类数字化人才。
一、坚持“产教融合”,打造数字化能力模型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势特色,校企协同构建学生数字化能力模型。依托成都金税产学研研究院、财经大数据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校内科研平台,与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成都市大数据协会等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打造数字化能力模型,并通过产教研协同开展数字经济下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及《数字经济条件下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等科研课题,识别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下数据信息收集处理、信息技术软件/平台应用、业财技信息沟通融合、数据信息价值挖掘四大主要工作场景,分析工作场景对应的“通用-岗位-创新”数字化能力,创建“初阶→中阶→高阶”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数字化能力模型,确立12项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目标,即:初阶培养数据采集与记录能力、数据分类整理与输出能力、信息软件技术运用知识;中阶培养跨界信息沟通能力、信息分析与融合能力、信息共享协作能力、企业信息系统应用;高阶培养数据价值挖掘能力、数据信息联想能力、数据试验能力、数字经济信息系统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数字技术创新能力。
二、坚持“需求导向”,完善数字化人培方案
深刻理解《高职高专专业目录(2021版)》更新的背景与内涵,主动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以新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制定《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重构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大数据与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金融科技应用、电子商务等财经商贸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所需要的新知识、新能力、新素质要求,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课程的重要性,规定培养数字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时量要求,强化理论课及实践环节中数字化的相关内容,加强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对各专业的支撑。
三、坚持“数字赋能”,实施专业数字化改造
首提产教研密切协同探究、以企业实战项目为抓手的数字化工作场景识别机制,厘清专业数字化改造的逻辑起点。系统推进传统优势专业数字化升级,持续强化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对财经商贸类专业群的支撑,建成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优势,以电子商务专业群、金融科技专业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群为特色,以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赋能的专业(群)协同发展格局。积极拓展布局新型数字化特色专业,积极拓展布局新型数字化特色专业,近两年申报新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多个电子信息类专业。形成了“场景识别-能力模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的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化改造的有效路径,学校主研的《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化改造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等6项教改项目获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化改造的创新与实践》等2项成果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坚持“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
按照“一阶同基、二阶互联、三阶共选”的基本原则原则,重构能力递进的“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将数据信息收集处理等岗位群工作场景要求、数字化管理会计等15个财经数字化“1+X”证书标准和数字经济共享财务大赛等技能竞赛标准融入课程,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实践”四位一体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即: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基础》2门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数字化基础能力;面向会计、税务等16个专业,开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PSS数据处理与分析》3门数字化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初阶数字化能力;根据专业面向数字化工作场景的需求,开设《财务大数据分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2-3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中阶数字化能力;开设《财税大数据模型分析实训》《区块链金融》等2-3门专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高阶数字化能力。
五、坚持“技能培养”,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
创设智慧校园、校园云平台等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国家会计学院-成都基地、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项目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数字化学习实训中心。打造川财经-成都金税产学研研究院、四川财院金税产学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财经大数据科研创新平台、浪潮-四川财经智能财务产教融合基地&商务大数据与智能财务研究中心等数字化产学研平台。建成财经特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针对财经类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中“数字化交互场景难感知、复合岗位难进入、内容敏感难获取、商业事件难再现以及方案实施成本高”等问题,学校携手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打造“数智新商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财务大数据分析、商务大数据分析、物流大数据分析、VR实训等实习实训项目。“数智新商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2021年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将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呼唤数字人才”的要求,紧扣国家战略、瞄准产业定位、对接产业需求,拓宽专业面向,新增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探索数字经济领域交差专业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迭代升级,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支撑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改革,探索构建构建一个全面覆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加快数字人才培育,夯实数字经济底座,为提升财经商贸类技能型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贡献更多的力量。
寒假flag!翻开川财寒假修炼手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重磅纲要发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点速览→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来源: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编辑:曾祺
责审:谢瑶
终审:胡恒丽 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