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好书】《素食者》——她以充满诗意的散文,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文摘   2024-11-25 16:07   湖北  


品读好书《素食者》


她以充满诗意的散文,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在短暂的一生里,愿我们都能活成一棵树,不惧偏见、不执迷于外界的认同,只要汲取阳光和水。

          

           ——约读书舍主理人  李燕





01

女性的觉醒与抗争



《素食者》这部小说里,作者借惠英吃素引发的系列事件向人类和人生提问,而我们读者陷在这样悲情的事件里撕扯,不知所措,不知该谴责谁?是社会的偏见还是人生的无所适从?是人类的自以为是还是人性的丑陋?


作者给我们推开人性的大门,而她却躲在文字的后面,将门外的风景交回给读者,让你自己去经历内心的撕裂挣扎,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震撼和反思。


关于婚姻

(素食者:丈夫视角也是世人视角)

不管是郑先生还是她姐姐,好像都是以世俗的标准去选择配偶,郑先生因为惠英的平淡无奇符合他对一个传统妻子的期待而选择了她。所以当惠英稍微有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他并不是试图去理解她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当劝解无效之后直接选择离婚。婚姻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反思!


关于爱情 

(胎记:姐夫的视角,所谓离经叛道加上艺术家的滤镜,仍不能免俗)


惠英和她姐夫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我们甚至在字里行间找到类似阿凡达的感觉,那是灵魂的完美契合,是跨越物种的心灵相通,是爱的最高境界。作者在把读者的情绪带到高潮的时候却笔锋一转,硬生生将读者拉回现实生活,在世俗的眼里,这不是美妙的爱情,这是丑陋的出轨,是千夫所指的背叛……作者再次把问题交给读者,让你自己去思考去评判。


关于人性 

(树火:姐姐视角,被害人视角可共情但其实也是加害人、帮凶)


惠英的姐姐在传统眼光里无疑是完美女人,事业上小有成就,家庭里贤惠顾家,作者极尽笔墨去描绘她的隐忍,善良,能干。在目睹丈夫和妹妹的不轨之事后,不动声色间却已想好最毒辣的报复方法,将他们送进精神病医院。作者给她找了很多理由,细细描述她的心路历程,让读者去理解她的艰辛,她的付出,她的善良,只是当你回到惠英的角度,看到她的挣扎,她的柔弱,她连伤害自己的身体都无能为力,你又会深深感叹姐姐的心机之深,人性之恶!


到最后你才明白,作者就是以笔为刀,解剖社会,解剖人性,以一种抒情又撕裂的笔风,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无情地揭示社会残酷的现实和人性的残忍无情。让你反思,让你震惊,让你陷于其中久久不能起身。


我们会发现,这里始终没有惠英的视角,其实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充满了第三方视角,唯独没有自己。




02

韩江的笔耕之路



“飘逸而又厚重,敏感而又结实。它使我窥见了韩国文学的残酷、美丽与幽深,恍如一朵缓缓张开的花。”这是一位文学杂志编辑对女作家韩江的文学印象。


韩江的父亲韩胜源是韩国著名作家,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或许正因为这种家庭氛围,韩江从14岁起就决定要成为一名作家。大学毕业后,韩江先是做了3年编辑。在工作期间,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只是为了留出时间创作。后来因为写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干脆辞职成为了专职作家。1994年,韩江凭借短篇小说《红锚》在文坛崭露头角,并先后荣获《首尔新闻报》年度春季文学奖、韩国小说文学奖、今日青年艺术家奖、东里文学奖等,在这一阶段韩江大多数是韩国国内文学奖。


2016年5月,韩江凭借小说《素食者》击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新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畅销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名竞争对手最终成为布克国际文学奖历史上第一位亚洲作家。



在获得国际布克文学奖时,韩江表示,自己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她说,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这些问题,想要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右)在布克奖现场


2018年,她凭借作品《白》再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并且创纪录的在同一年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


2024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作家韩江,“以表彰她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脆弱的激烈而富于诗意的散文。”



在韩江看来,“我觉得写作就像是点燃火柴,在一旁凝视火苗燃烧,直至熄灭。也许这就是小说所能做的一切。就在这凝视的瞬间,向人类和人生提问。也许,我就是在完成一部部小说的过程中推动着我的人生前进。”


韩江的创作,总是善于运用梦境、独白和记忆等手法,通过光与暗、植物与动物等意象组合的对比,揭示自然与女性的关系,瓦解着角色眼中的现实世界,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脆弱。





书香江岸·2024年芦花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

品读诺奖《素食者》&女性文化沙龙活动现场



03

阅读感悟



这充满偏见的世界

最难的是学会做自己


惠英改吃素以后,她身边的人视她为异类,她也遭受了来自丈夫、家庭和社会的偏见和排斥。绝望的英惠,就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野兽,在众人的不理解中逐渐消瘦。于是,她选择彻底忽视外界的目光,过上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


就像美国作家梭罗《瓦尔登湖》一书中所说:“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地方,才能真实的活着。”在没有熟人的角落,你不必在乎外界的眼光和评价。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只专注于自己就够了。比如读书、写作。书籍是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写作也是。二者不同在于写作是通过自己内化,找寻自己的真我的过程。


其实热爱并不局限,爱你的亲人,爱你的工作,爱一花一草一木。无论有或者没有恋人,一样可以被爱包裹。发掘并热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他们也会回馈给你更浓烈的爱和愉悦。请你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爱,学会做自己,你就通透了。


作家周国平说:“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生活。”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你每一次卑微的讨好,刻意的合群,都是对自身灵魂最残酷的束缚和折磨。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忠于自己。



越是把自我价值建立了别人认可上

越容易被利用,越容易被伤害


书中英惠的丈夫视角下,她是丈夫在这世上挑了又挑,在平凡不过的女子了。关于为什么会选择和英惠结婚?“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里的男人做比较了。正因为这样,跟世上最平凡的女子结婚便成了我顺理成章的选择。”


在丈夫的束缚下,一直以来,英惠的确是扮演着贤惠妻子的角色,洗衣做饭,像保姆伺候丈夫,渴望被丈夫和家人认可;英惠的爸妈不是关心她是否生病和心理上的打击,而是也希望她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哄丈夫开心。自从突然不吃肉了,英惠开始不再委屈自己来讨好任何人。


你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越是渴望外界认同,就越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受到伤害。


人民日报对婚姻有一段描述,很触及灵魂。我们给你试过了,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选错了,往后余生每一步都是错的,你会尝尽人间苦楚,其实相貌和财富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品、责任和担当以及原生家庭刻在骨子里的三观和教养,选择和谁结婚真的很不一样,有的人会成为你的光,有的人会把你的光熄灭。



这一生,活成一棵树

只要汲取阳光和水


在遭受姐夫的侵犯被姐姐发现并送进精神病医院后,一直精心照顾妹妹。姐姐似乎也在一点一点的理解英惠,身为女儿、姐姐、妻子、母亲和经营店铺的生意人,甚至作为在地铁里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行人,她都会竭尽所能地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今她明白了,那时身为长女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因为早熟,而是出于卑怯。仅仅是一种求生的生存方式罢了。一种在压抑家庭下成长起来的软弱。没过多久,姐姐便醒悟到自己迫切想要从疲惫中拯救出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韩江《素食者》本质是英惠无法反抗这个世界,不愿意接受现状,不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只能扎下根来,成为一棵孤独的,无言的树


英惠为什么突然不吃肉了?她不愿意吃下的,真的是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英惠拼死反抗的不只是吃肉,而是无处不在的“吃人”的偏见。


对抗这“偏见”我们除了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还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勇敢说不,坚持自我。


在短暂的一生里,

愿我们都能活成一棵树,

不惧偏见、

不执迷于外界的认同,

只要汲取阳光和水。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文字及字体等,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武汉新华书店
为读者提供图书查询、新书好书共赏、优惠活动信息、名家签售公益讲座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