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丨传统村落焕新生

政务   2024-12-27 21:01   宁夏  

提到传统村落,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座座古朴的老房子,推开那扇厚重斑驳的木门,里面有百年槐树、悠长的石子路,还有那扯不断的乡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绵延百年的传统村落与现代社会发生碰撞,古村落未来发展之路该走向何方?记者日前走进中卫多个传统村落寻找深藏其中的发展密码。
这些古村落都是中卫历史的“活化石”,见证了村子的过去与辉煌,更记载了中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大湾村:现代思维 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12月18日,来到沙坡头区常乐镇大湾村,整洁的土坯平顶房映入眼帘,这些颜色古朴的房子映射出中卫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形态。
“以前风沙大、干旱少雨,墙体厚些才能扛住常年的沙尘天气。”回忆起多年前的大湾村,村民李天金说,从前的村庄只能用“破旧”来形容,年轻人大多都外出谋生计,只有老年人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后来,因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要,村民们集体迁离,这里的土房子逐渐风化凋零,慢慢不见了踪迹。
直到2018年,黄河宿集的出现让这些古朴的房子和浓浓的乡愁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黄河宿集的建设初衷是想让乡村更具淳朴的样子。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保留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在复原古村落的同时,又兼具现代舒适性和当代美学的审美要求。”华正文旅市场销售总监夏超说。
作为国内首个民宿集群,黄河宿集复原了200多年的大湾村样貌。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美食,亲身体验西夏陶艺和中卫手工羊毛毯制作等传统的手工艺,先前鲜有人知的河滩枣、番薯干等特产也通过发展旅游的方式持续畅销。如今,黄河宿集90%的服务人员都来自中卫当地,其中近30名员工来自大湾村,旅游的火热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增收,曾经一度荒废的小村庄重焕生机,渐渐恢复昔日的热闹景象。

何滩村:乡村旅游 让传统村落火起来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何滩村也逐渐成为人们短途游的首选地。
何滩村曾经是个“后进村”,只有老人留守,村民日子过得不宽裕。后来,党支部书记冯永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着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全村村民组织起来,创新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盘活闲置资源、用活闲置资金,把何滩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村上除了吸人眼球的手绘墙,“流水席”也是吸引游客停下脚步的项目。
“流水席是农村的特色,城乡人都喜欢,而且这是农村妇女的拿手活,又挣了钱,美得很!”村民蒋淑贤说,这几年,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妇女们在村上就有务工岗位,每逢节假日,来往的游客很多,常有游客在何滩村品尝流水席的传统味道,妇女变成了俏厨娘,腰包也越来越鼓。
“把休闲观光、采摘、流水席融合到一起,打造深度体验式旅游,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目标。”冯永新说,村集体的“腰包”鼓起来了,但还不够,只有不断挖掘乡村的潜力,才能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流水席作为中卫的老味道,能激发不少妇女的能动性,从而使何滩村发展乡村旅游更具优势。

南长滩村:活化利用 让传统村落留下来
婉转黄河在险峻大山中蜿蜒穿行,在中卫西南部的群山中拐了个弯,在那有一片肥沃的河滩——南长滩。
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南长滩村是黄河流经宁夏的第一个村落,因黄河黑山峡冲刷淤积形成狭长河滩地而得名。村庄没有经过严格的规划,房屋依山而建,地基皆由石头砌成,高高突出于道路两侧。
“真是不敢想,如果没有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我们村怕是早就没落了。”南长滩村党支部书记拓守卿说,过去,村居基本都是土坯房,水电不通,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卖红枣、香水梨,而且都是被动地等着贩子来收,压价不说,需求量还少,因此,年轻人都出门谋生了,村里基本上全是留守老人。

如今,土房变砖房,水电路全通,不少村民返村办起了农家乐。每年4月中旬梨花盛放的时候便是南长滩最美的时刻,各地游客兴致勃勃前来观赏景物,从而催生出南长滩的旅游产业,农家乐的发展也越来越兴旺。以往静默的村子,变得有生机了。
来源:沙坡头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房媛 杨珊

运营单位:沙坡头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余茗媛

复审:吴小龙

终审:丁楠





沙坡头区发布
沙坡头区委宣传部,负责辖区11个乡镇、22个部(局)的宣传指导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