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年磨一剑,引领中国核电特种维修技术新篇章

百科   2024-08-16 16:12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秦山核电,看完后点亮在看吧~

8月2日,中国核电先进特种维修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秦山核电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核电开发高端维修创新体系、建立特种维修标准、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规划得到有效落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才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国核电聚焦创新发展、强化创新驱动,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搭建科创平台、建设人才体系,推进重要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突破,自主特种维修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在中国核电的坚强领导下,秦山核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致力于推动我国核电科技进步发展,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核能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三十多年的安全运行经验,秦山核电培养了一批以“工人院士”何少华、戚宏昶等为代表的高端技能人才,搭建了多个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代表的专业科创平台,加快建成国家级特种维修技术和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在中国核电特种维修领域树标杆、做示范,为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中国核电先进特种维修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是依托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而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发展之路也是中国核电先进特种维修技术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缩影。

萌芽:

核工业的特种维修“火箭军”

2006年,中国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反应堆内构件出现故障,为屏蔽放射性,需要在水下对故障进行处理,而当时国内尚未掌握核电水下修复技术,秦山核电想要实现自主维修无疑是困难重重。这个难题交到了自1999年起就赴巴基斯坦参与机组调试、连续参加恰希玛核电站五次大修、帮助巴基斯坦逐步建立起核电维修体系的何少华等人手中。

要在国外核电专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一年半内,不仅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并完成出海验证,对何少华团队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远在恰希玛核电站万里之遥的秦山核电,时任项目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的何少华带领维修团队开始了技术攻关。思考、设计、建模、制造、安装、调整……在模拟环境下一次次的实验中,他们最终于2008年6月份完成了所有实验及准备,何少华立即带领项目组启航奔赴恰希玛,经过连续4个月的日夜奋战,成功完成水下修复工作。

在这次任务中,何少华团队开发的核电站堆内构件水下修复技术及装备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整体技术应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也为我国首次构建起特种维修的技术基础及装备基础,建立了首个先进特种维修的行业标准,获得了中国核电首个国家专利优秀奖,而他也先后获评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

“必须培养出一支满足核电厂特种维修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队伍,具备解决电厂实际难题、可以提供对外服务的能力。”何少华想传承的从来不只是过硬的专业技术,他更想培养一批核工业领域的技能工匠,如同“火箭军”一般,能够筑起保障核安全的坚实城墙。

2014年12月26日,梦想照进了现实,“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一支独立的、专业的、特殊的核电特种维修技术队伍从这里起步、成长、出发,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展芒:

“飞刀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5月5日,疫情蔓延期间,国内某电站大修期间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某设备发生故障,对机组启动产生重要影响。在寻求国外公司得到需要6个月以上修复时间的答复后,电站负责人找到中国核电,希望能提供技术支持。秦山核电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民族核电彼此守望相助的责任,指派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力支持故障处理。

接到任务后,工作室第一时间与电站进行技术交流沟通,并迅速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完成技术攻关和设备准备后,工作室立即逆行而上,与疫情和时间赛跑,驱车千里驰援故障电站,在极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技术评审和现场实施工作,减少了机组停运带来的巨额损失。

“中国核电某种意义上指全中国的核电,任何地方出了问题我们都能解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何少华对本次驰援非常满意,在他看来,一支核电厂特种维修高级技术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具备对外服务的技术能力,在核电行业内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面掌握了先进特种维修的通用基础技术,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衍生出适用于不同堆型核反应堆的维修技术方案。正因为工作室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类解决问题的“独门绝器”,这支能自主解决核反应堆疑难杂症、堪称核电领域“飞刀医生”的队伍才能如此快速响应、游刃有余。

腾飞: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2024年6月5日,秦一厂30万机组第23次换料大修期间,大修团队发现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一处锁紧螺母松脱。堆内水下10多米深的维修位置、受限难达的维修空间、复杂的维修环境以及极高的修复技术要求,摆在了临危受命的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前。

2024年是工作室成立的第十年。在十年的技术、人才、经验积累下,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迅速完成故障原因排查,精心谋划协力破局,不仅完成了水下修复工艺及装备的设计开发,还验证了新型防松结构,并经过反复试验和模拟演练,制定了详细可靠的工艺流程,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每一条工艺路线的规划,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精心打磨。

7月17日凌晨,在现场实施组的精准操作下,锁紧螺母安装到位,机械防松加装完成。当日晚上,重达58吨的下部堆内构件安全、顺利返回堆芯,本次特种维修工作圆满完成。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经过10年的积淀与发展,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掌握了水下传输定位与测量、水下放电加工、水下维修工艺及保障等核心特种维修技术,在本次任务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从精密设计,到精心准备,再到精准实施,工作室自主完成了国内首次反应堆下部堆内构件修复,这不仅是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十年创新和技艺的璀璨结晶,更是秦山核电30多年维修经验技术完美继承和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民族核电特种维修技术体系的萌芽起步到完全掌握自主维修技术、具备对外服务能力,十年来,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秦山核电积累的技术经验优势,充分利用维修、运行、设备管理等技术力量,研发并掌握了一批核电反应堆堆内构件维修的关键工艺和装备,培养了一支坚强有力的核电特种维修人才队伍,填补了我国核电维修领域多项空白,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向着建立中国核电特种维修体系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工作室累计组织开展各类项目研发69项,拥有各类技术专利100多项,拥有中核集团企业标准和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各1项,培养“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核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浙江工匠”8名,核特有高级技师15名、技师20多名,对推动核电维修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要是中国人建造的核电站,我们一定能保驾护航、负责到底。”何少华自信地说。从核大国走向核强国,不仅要有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运行的能力,更要有确保核反应堆全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本领。就像何少华和他的工作室成员一样,无数核工业人在“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的指引下,牢记“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沿着“加快推进核强国建设”的目标,以核安全为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秉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和踔厉奋发的攻坚精神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为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书写核工业更辉煌的崭新篇章而不懈拼搏、矢志奋斗。

撰稿:王聪 凌犇
责编:凌犇               一审:凌犇
二审:邵帅               三审:田桂红

每日一学


福利来啦!

秦山核电“铁杆粉丝”看过来

为了回馈大家一直以来

对秦山核电的支持与关心

小编连夜为大家争取到了

重磅福利!

公众号后台设置

阅读榜、点赞榜、分享榜、在看榜

每月15号、30号

将从各榜单前10名中

随机选取5位幸运粉丝

送上一份科普文创1份

活动小贴士:

转发、点赞和在看微信推文,可累计互动数,提高榜单排名。

活动以截止每月15号、30号12点的榜单为证明,每月16日、次月1日公布幸运粉丝名单。

互动越多,奖品越多!快来领取吧!



本月点赞、在看TOP3

中国核电2024年新员工入职典礼暨启航训练营培训开班仪式在秦山核电举行

来源: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调研秦山核电:强化改革创新,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

来源:中国核电


走访送温情 暖心更暖“新”

策划:秦山核电团委


秦山核电
中国核电发源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