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29军宋哲元:我宁可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1928年8月,冯玉祥的地三方面军军长张维玺,找到四方面军军长宋哲元,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询问:“城池一旦被攻破,敌人势必会投降。对于那些俘虏,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呢?”
宋哲元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回答:“杀。”
张维玺皱起了眉头,试图劝说:“但这些俘虏毕竟是人命啊,我们难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然而,宋哲元的表情却毫不动摇:“这些俘虏若不及时清除,必将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我宁愿背负千古骂名,也要确保大局稳定。”
为何宋哲元要坚持将5000多名俘虏处死?这些俘虏又是从何而来?
1885年10月30日,宋哲元出生于山东的一处小村庄。他的家族自古以来就是个文化世家,父亲宋湘也是个博学多才的文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宋哲元自幼受到文学的熏陶,对此充满了向往。
然而,宋家并非富裕之家。父亲宋湘并不擅长务农,只能外出谋生。在宋哲元还年幼的时候,家境便一落千丈,一家人勉强度日。
随着岁月的流逝,宋哲元在家族传统的熏陶下,在乡村里开办了一间私塾。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不向贫苦之家收取一分学费。正是这种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
尽管宋哲元在村庄里开私塾,但他内心深处却一直向往着武士的生活。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果断放下文笔,选择了踏上参军之路。
1907年,宋哲元入伍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深造。毕业后,他加入了冯玉祥麾下。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宋哲元职位不断晋升。到了1922年的直奉战争,他已是一名旅长,更被誉为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宋哲元能够跻身如此高位,并非靠着门第,而是凭借着实打实的本事。因此,没有人敢小瞧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军人。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使命是剿匪。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陕西地区深受土匪之苦,民不聊生。
其中,党玉琨是当时陕西最为知名的土匪头子之一。他原本是军人,后来被冯玉祥击败,带着手下败兵逃至陕西,开始抢劫财物,壮大势力,招募流氓土匪,逐渐形成土匪军。
为了提供军需,党玉琨指使手下在陕西进行大规模盗宝活动。陕西埋藏着众多宝物,这些不断的收获使得党玉琨得意忘形,但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痛苦,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
1928年5月,冯玉祥派遣宋哲元作为陕西省主席,率领三万人对陕西土匪进行围剿。当时,党玉琨被视为陕西地区最为强大的土匪之一,成为围剿行动的重点对象。
宋哲元在陕西地区剿灭了大部分土匪后,将目标锁定在了党玉琨身上。然而,初始的战斗却令他颇为吃亏,因为对党玉琨的实力并不十分了解。
党玉琨虽然成为了土匪,但依旧保持着他作为前军人的战斗技能。为了生存,他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以确保长期作战。对宋哲元而言,充足准备的党玉琨是一位相当强大的对手。
面对久攻不下的局面,宋哲元决定用计谋来击败党玉琨,他的计策是挖掘地道。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宋哲元的部下成功地挖到了党玉琨领地的下方,并在地道中埋下了整整四千公斤的炸药。
当合适的时机到来,宋哲元一声令下,引爆了地道中的炸弹。随着爆炸声响起,宋哲元指挥部下同时发动炮火进攻,迅速将党玉琨的部队打得节节败退。在混乱的战斗中,党玉琨也被打死。
战斗结束后,党玉琨的部队伤亡惨重,两千多人战死,五千多人被俘。面对大批俘虏,宋哲元的部下向他请示如何处置。宋哲元的回答让众人感到惊讶不已。
宋哲元对待俘虏的决定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全部诛杀!”这一决定引发了他的部下的强烈不解,因为大开杀戒如此规模的俘虏,势必会让他声名狼藉,备受后人唾弃。
尽管部下纷纷建议宽待俘虏,但宋哲元依旧坚持将5000余人斩首。这种极端之举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一般而言,俘虏或被纳入军中,或经过教化后释放成为自由之民,甚至是农户。
那么,宋哲元为何做出如此极端的决定呢?原因并不复杂,陕西地区盗匪横行,宋哲元有意以此来震慑其他潜在之徒。若任由这些俘虏逍遥法外,恐怕又将添乱社会。因此,宋哲元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这一决策,即便未来将被载入千古罪人之列。
对于宋哲元杀俘一事,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取决于不同人的观点。
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人们通常也遵循着不杀俘虏的规矩。因此,像二战期间残杀俘虏的德军和日军等行为,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尽管宋哲元将俘虏斩首的做法不符合道义,但他的初衷却是为了百姓的未来安全考虑。即便不顾自身名声,他也要为百姓除去匪患。因此,历史上并没有对宋哲元有太多的责备。相反,许多受到匪患侵害的百姓为他的行为鼓掌叫好。正是因为宋哲元不顾个人名誉,百姓们才得以享受安宁的生活。
在动荡的乱世中,采取严厉手段是司空见惯的。像宋哲元对待陕军五千俘虏的决定,也只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被理解。在民国时期的混乱环境下,如果宋哲元不采取如此极端的举措,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悲剧发生。然而,这样的做法只适用于特殊时期,在其他情况下则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