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这段时间,阳气潜藏,降到土里的热是要滋养植物的根基,根基养好,明年春天才会枝繁叶茂;而人体也只有在此时补阳、潜阳,让潜藏在身体里的阳气滋养五脏,才能保证健康、平稳度过冬季。
健体强身功
时下气候早凉夜寒,正是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高发的时期,故名“多事之秋”。
中医养生除讲究避邪防病以外,亦主张适当练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面推荐几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01
搓脸摩耳:
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双手掌在面部上下揉搓,由轻到重,直到脸上发热为止;然后摩耳,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按摩耳垂30次。
长期坚持可起到强壮元气、益肺补肾的功效,从而达到疏通脸部气血,醒脑提神,预防感冒等作用。
02
叩齿咽津:
盘膝而坐,全身放松,口唇微闭,凝神闭目,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刚开始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宜。
叩齿后,调息吐纳,用舌在口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唾液产生并渐渐增多后,以舌尖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然后分三次徐徐咽下。
此功法可以起到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的效果。
03
“九月中坐功”:
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5~7次,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36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9次。
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
穴位养生法
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改变,在秋季,燥邪与风邪易侵犯人体,诱发感冒、鼻炎等疾病。
01
防感冒:
按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可预防感冒。
02
防鼻炎:
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
03
提高免疫力:
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
04
滋阴生津:
燥邪易伤阴津,可常按三阴交穴,以滋阴生津、润燥清热。
泡脚
霜降是天地阳气潜藏最后的顶峰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让阳气潜藏,归根。
脚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于双脚交汇。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每日以温水足浴,对许多疾病的防治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泡脚时通过对涌泉穴,太溪穴等肾经穴位温热刺激,更好的促进肾经气血调养。
泡脚时,不妨经常按摩大腿外侧。沿着两腿外侧上下按压揉动,按到脚的时候搓搓足底涌泉穴,这样有助于人体阳气的提升和气血运行。
食疗补阳好入冬
01
清炖羊排:
材料:羊排、白萝卜,胡萝卜、生姜适量。
做法:羊排切成2寸长排骨,洗干净,开水下锅煮,水开撇去浮沫,放姜,中火炖40分钟,40分钟后放洋葱,胡萝卜片,盐,再大火滚10分钟。
秋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也可用于调理肾阳不足、脾胃虚寒所致的寒疝、产后虚羸少气等症。
02
黑米红枣山药栗子粥
材料:黑米半小碗,大米半小碗,红枣8颗,栗子8颗,山药适量。
做法:黑米和大米用水浸泡,栗子去壳,材料一起放到电饭锅里,加适量清水,按下煮粥键。
黑米开胃益中,健脾活血;红枣补血益血,健脾养胃;山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栗子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三者搭配,好滋补!
03
百合杏仁赤豆粥:
材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40克、粳米60克、冰糖20克(亦可不用,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做法:将百合剥片后洗净,赤小豆、粳米分别淘洗干净。锅内加水,先将杏仁放进锅中浸泡10分钟,然后开火加热,待水沸后捞出备用。另起一锅水,放进赤小豆和粳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煮20分钟,放入百合、杏仁,继续煮约10分钟后,调入冰糖即可食用。
可润肺养阴止咳,适用于久咳不愈、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气喘虚烦等症者。
04
猪肺粥:
材料:薏米50克,猪肺500克,大米100克,葱、生姜、食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做法:先把猪肺洗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投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再用刀切成丁备用;把薏米、大米淘净,连同猪肺丁一起放入锅内,并放入葱、生姜、味精、食盐、料酒,置武火烧沸,文火煨熬,米熟烂便可。
肺虚久咳。适用于肺气虚的久咳、咯血、痰多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