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随顺觉性”

文化   宗教   2024-07-18 07:01   广东  

有一天晚上看广超法师的圆觉经讲座,然后睡觉的时候,在半梦半醒的状态思维经中一段话的含义。这段经呢,以前也有用白话文翻译过。


《圆觉经》: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白话文:


善男子,只要诸位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

在一切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都不故起妄想念头。

对于随缘应机所生分别心与静定中所起微细游思,亦不必作意息灭。

身处于一切虚妄幻化境界,应安住于自性本来照了明彻当中,不必再作意了知。

在这觉性自然照彻的状态中,也无须再去辨别它究竟是虚妄还是真实。


这些众生听闻这样的法门,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接受并依之奉行,没有心生惊恐与畏惧,就是顺应于圆满觉性而顿悟的众生。


各位善男子,你们应当知道,这样的众生,已经在过去世亲近、供养百千万亿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以及菩萨摩诃萨,培植下无量功德善根。所以佛说这样的人,叫作成就一切种智。


这个法门呢,有点特别。

广超法师说,这是独立于《圆觉经》里面讲的所有法门,是关于禅宗禅师悟后修行的。

随顺觉性,佛陀用了32个字去诠释。我后来也查了很多大德的翻译,讲解,但仍觉得不是很了解。


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就突然知道了这32个字讲的是什么,浓缩成12个字就是:

不造作,

不修整,

不了知,

不分别。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个要求其实很高,在一切的时间中,不对境生起造作的妄念——比如说看见了漂亮的东西,心里不因此产生喜欢的念想。看见讨厌的事物心里也不产生厌憎的心理。

这里的不起妄念,就是见境不造作,不连续陷入妄想中。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妄念跟妄心有点差别。守念时称正念,失念时随境迁流称为妄。

妄心包括守持的正念与随境流转的妄念。

亦不息灭的含义在于,无论生起了正念还是妄念,不必再用心去息灭它们——而是自然明了它们都是觉性的现起。

这叫不修整自然解脱。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妄想境指的是我们身处的、感知到的一切境界,包括梦境、定境中所见境界。

不加了知的意思是,随顺觉顺不再着意去了知所现起的一切境界。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因为有意了知,所以才会去分别这些境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妄的。

因为不故起了知,所以就没有分别。

后两句不是说懵懵懂懂的对一切事物不了知不分别。而是随顺觉性的的时候,不了知而觉性自然了知,不分别而觉性自然分别。


这是语言上的描述,但是真正的体会呢,这是单纯的觉性的状态——我们的心理状态,随顺为觉性,不减一分不添一毫。


要理解起来很难,而理解直至完全做到那更难。一切时,随顺觉性。

这里面没有渐次又立了渐次。


没有渐次的原因在于,佛陀只是单纯的描述随顺觉性的状态。

而我们这些末世众生要契入的话,因为以往习惯的流转,必然会有一些障碍。


我们有基础的人可以体会一下。

不造作,不起妄念。

妄想生起了,也不作修整,自然现为觉性的妙用。

我们身处的环境呢,不出觉性之外,也不起了知之意,那么,自然就没有分别心想。这是纯然的觉性。


注:作于2018-2月。旧文重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世有仙
聊聊风水,聊聊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