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渔业生产劳作过程中,西埠村不同年代的渔民向长辈学习或自己发明并制作了适用不同生产环节的渔具,这些渔具充满生活智慧。
西埠村的孩子大多是渔民家庭,有些孩子日常会参与家里的渔业生产劳作,有些则较少参与,对渔具的认识不一。
渔具也是童年玩具
我们期待渔村的孩子们能够慢慢地发现身边的渔具并感受到渔具里蕴含的祖辈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发起了《发现西埠村的渔具》乡土课堂。
室内介绍
第一个游戏环节是让孩子们分组比赛收集渔具的种类,孩子们在一个渔民摊位一共收集到了36种渔具,让我们感到很惊喜。
我们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们定义什么是渔具?而孩子们的收集行动就告诉了我们,渔民渔业劳作的过程中会用到工具就是渔具。
孩子们收集记录到的渔具包括:锚、浮排、撑竿、划竿、顺网转桶、顺网竹竿、渔网袋、渔网、浮子、塑料浮球、泡沫浮球、铅、梭子、称、浮标旗子、打氧机、氧机配件、蟹笼、油桶、螃蟹网袋、玻璃绳、胶圈、泡沫垃圾箱、手套、救生圈、斗车、挑线签、螺丝、捕虾渔网、防水服、凳子、渔绳、塑料桶、渔灯、淡水桶、遮阳布。
第四个游戏环节是寻找一个不认识的渔具,然后去请教村民。孩子们看到不认识的网箱、机器,不明作用的竹子都一一去跟渔民请教了解这些渔具的功用。
请教长辈
出发时带着七个小朋友,归来多了五六人。途中陆续有孩子加入或又离开,他们哪怕只是来凑个热闹,但或许在成长忙碌繁复的某一瞬忆起此刻,也会顿然意识到,认识大人口中无意义的“附近”也能获得乐趣和力量,甚至这份回忆本身就是力量或转机。
其实无法确定他们会得到什么,毕竟我们各自的收获都不尽相同。但相信他们至少会比我更早地觉知: 我们习以为常的家乡并非毫无文化的荒地,而是一片塑造了我们的意识以及无意识之沃土。学会认识,才能带来反思,如此或能通往释然。”
图 | 巴斯、饭团
文 | 饭团、清蒸、符瑜悦
编辑 | 荘
支持单位
黑石屿儿童社是由黑石屿带领当地社区爱鲎救鲎儿童群体发起的本地社区儿童公益团体,致力于通过海岛渔村文化、自然博物、海洋生物保育等本地乡土课程活动提高乡村社区儿童与自然的链接与对家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