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相臣:大边墙

乐活   2024-09-04 20:01   北京  

长城,这个汉语称谓不但是个具体的物理指认,也是一个近现代政治含义凸显的概念。这个概念涉及民族、国家等大意涵之下的抵抗、坚守、艰辛、坚忍等更为具体的意象。长城存在了两千五六百年,在这两千多年中,长城的称谓一直是变化的,成书大约在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管子》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长城”的称谓开始出现。但其后的历朝历代,长城的称谓是不断变化的,“界壕”“壕堑”“城堑”“墙堑”,还有其他很多称谓,“长城”反而不太使用。晚近的明代,是修建“长城”最多的王朝,但却基本上没有使用“长城”称谓,而是用“边墙”与“边垣”来指称长城。这样的说法,在戚继光营建的最宏伟的砖制明长城脚下,居民直到今天还亲切地称长城为“边墙”,甚至简称为“边”。但是在现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迄今,用“边墙”来指称长城的就只有生活在长城脚下的那些居民了。在现代国家层面,“长城”才是正式的指称。国际上英语的“The Great Wall”虽然直译是“大墙”,但正式的中文翻译则是长城。

大同市摄影家田相臣拍摄的大同古长城系列作品《大边墙》,在2023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得优秀摄影师奖。田相臣这个系列所使用的称谓是当地人依明代对长城的称谓“边墙”。从田相臣对“边墙”称谓的精心选择,说明他从小生长在大同长城脚下,对边墙有着深沉的情感和认知。名称的选择也规划了他以何种的视觉风格来表达对长城的情感。在田相臣的镜头中,他抓住了大同边墙与人们以往对长城逶迤蜿蜒在崇山峻岭的认知印象的不同。大同的长城并不在险峻的山岭之上,而是营建在山前的缓坡丘陵之上,除个别碉楼有护砖的遗留痕迹之外,绝大部分的墙体为黄土夯筑,墙高5米以上,远看犹如盘踞在大地上的巨龙,虽然残破间断,显得岁月沧桑,但其气势依然如虹。田相臣用长焦距的镜头焦段,将那些间断的墙体存在,拍摄得像在广阔战场上坚守阵地的士兵阵列,有极强的战场感。这也区别了他和过往多数人对长城摄影构图性的审美表达。田相臣对长城旁边的屯兵堡(音bu,三声)子和墩台做了关系性的呈现,将边塞的要塞特征凸显。田相臣还注意了长城在恶劣极端气候中不一般的身姿,在那些狂烈的风雪中,长城显出满满的倔强不屈,坚毅如磐。当然,田相臣更没忘对大同边墙构造特点的拍摄,可以让观众和读者清楚地了解到古人如何利用当地廉价和普通的砂石材料巧妙地构建出这道伟大的墙,并能承受漫长岁月自然的摧残考验。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骄傲的精神图腾,一直为摄影人趋之若鹜,以表达中国人对雄壮伟大的民族性格的认同。田相臣的《大边墙》摄影,用他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法成功地丰富了长城题材摄影,显得卓尔不群,令人钦佩。希望他再接再厉,让他心中的“边墙”继续丰满,砥砺我们迎向未来。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 68期· 8版


摄影:田相臣

文字:鲍昆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么订阅报纸




  • 前往邮局订阅或拨打邮政订阅热线11185咨询

  • 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 扫描中国摄影报在线订阅二维码支付


我就知道你“在看”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