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个丰田员工的故事:
在丰田公司,有个员工看到地上有1滴油,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把油擦掉,是吗?但是这个员工他没有把这滴油擦掉,而是思考一下,为什么地上有一滴油。结果一抬头,发现是那个螺丝那滴下来的一滴油,那作为普通人来讲又会怎么干呢?把它拧下来就好了,是吗?结果这个员工不是这么干的。他在想为什么只有这1颗螺丝漏油,然后其他几颗螺丝没见有漏油,所以他就把它拧下来一看,哦,原来是垫圈老化了。那如果是垫圈老化就好了,结果他又在思考,为什么这几个螺丝都是一起上的垫圈,只有这个垫圈老化,于是他把旁边几个螺丝全部拧下来,然后放在那摆平一看,原来这个垫圈,居然跟其它那几个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于是他把这个信息反馈给采购部,下一次漏油的情况,还会不会再发生?这就是著名的丰田五问法
目视化管理手册
理论基础
四要素解析
(一)目的
标准化展示:通过统一的视觉符号和标识,确保所有人对信息的理解保持一致。 即时反馈:实时反映工作状态,便于及时调整和优化。 风险预警:通过颜色、图形等直观方式,提前警示可能的风险点。
(二)原则
视觉化:利用人类的视觉优势,将抽象信息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图像或符号。 透明化:确保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增强团队的信任与合作。 界限化:明确区分正常与异常状态,设定清晰的判断标准。
(三)要点
普遍适用性:设计应兼顾不同背景、能力的使用者,确保信息易于理解。 快速判断:信息展示应简洁明了,便于快速识别与反应。 高精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避免误导。 一致性:判断标准应统一,避免个人主观差异影响决策。
(四)水准
初级水准:主要关注基础信息的视觉化展示,如标识牌、颜色编码等。 中级水准:引入更复杂的视觉管理工具,如数字化看板、动态图表,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 高级水准:构建全面的目视化管理系统,融合智能化技术,实现自动化预警、决策支持等高级功能。
实施手法
(一)示意图形
(二)颜色标识
(三)数字化标识
(四)静态事物动态化
(五)展示牌
(六)声音提示
目视管理在生活中的事例
交通管理:交通信号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直观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状态;道路指示牌利用图形和文字提供方向指引;斑马线通过醒目的白色条纹提醒驾驶员注意行人安全。这些目视化管理措施共同维护了交通秩序,保障了道路安全。 超市购物:商品分类标签、价格标签、促销海报等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展示了商品信息、价格优惠和促销活动,帮助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并做出购买决策。同时,超市内的导向标识和购物流程图也引导顾客顺畅地完成购物流程。 医院管理:病房门上的患者信息牌显示了患者的姓名、病情等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情况;紧急出口指示和消防疏散图通过醒目的颜色和图形提供了逃生路径;手术室外的状态灯通过颜色变化实时反映手术进程和状态。这些目视化管理措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家庭管理:家庭日程表、家务分工表、冰箱内的食物保质期标签等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安排和注意事项。这些简单的目视化管理工具帮助家庭成员合理安排时间、分担家务、避免食物浪费,提高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地面通道线与区域划分线
A类:大型生产车间、大型仓库的主通道线
B类:所有辅助通道线和区域划分线
C类:厂区交通线
D类:不良品摆放区的划分线
E类:独立品检站合格品摆放区的划分线
定位线
A类:设备与工作台的定位
B类:垃圾桶的定位
C类:消防器材与危险物品的定位
D类:物料码放架与形状规则的常用物品的定位
E类:消防栓、配电柜等禁放物品的开门区域处的定位
F类:移动式设备的定位
G类:货架的定位
画线刷油漆六步法
1. 清除旧线
2. 清洁地面
3. 墨斗弹线
4. 贴纸胶带
5. 油漆划线
6. 油漆未干保护
管道颜色与标识
压缩空气管:通常为蓝色,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压缩空气。 风机管(吸):绿色,表示管道用于吸入空气或气体。 风机管(吹):黄色,表示管道用于吹出空气或气体。 天然气管:黄色带红色条纹,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 液化气管:橙色,用于区分液化气等特定气体管道。 煤气管:黑色或深灰色,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煤气等燃料气体。 油管:红色,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油类介质,如机油、燃油等。 消防水管:红色带白色条纹,表示管道用于消防灭火。 自来水管:蓝色带白色条纹,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自来水或清洁水源。 循环水管:绿色带白色条纹,表示管道用于循环水系统。 冷却水管:浅蓝色,表示管道用于冷却系统,如冷却塔、冷却机等。 水煤浆管:黑色带黄色条纹,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水煤浆等特定介质。 环塔管:根据具体用途和介质确定颜色,通常用于连接环形塔或设备之间的管道。 污水管:黑色或深褐色,表示管道内传输的是污水或废水。 釉料泥浆管:根据具体釉料或泥浆的颜色确定,通常用于陶瓷、玻璃等行业的生产管道。
物品定点定量标识
定点标识
位置标识:在物品存放位置附近设置标识牌或标签,明确物品的名称、规格、编号等信息。标识牌应放置在显眼位置,便于员工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区域标识:将存放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并在每个区域入口处设置区域标识牌。区域标识牌应包含区域名称、主要功能、负责人等信息。 货架标识:在货架上设置货架标识牌或标签,标明货架的编号、层数、存放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货架标识应清晰、易读,且与实际存放情况保持一致。
定量标识
数量标识:在物品存放位置或附近设置数量标识,如“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当前库存量”等,以便员工随时了解物品的库存情况。数量标识可以采用数字、刻度线或颜色块等形式,确保直观易懂。 容量标识:对于容器类物品,如油桶、水箱等,应在容器上标注其容量大小,以便员工在使用时能够准确计量。容量标识应清晰、不易磨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限量标识:对于需要限制使用量的物品,如危险品、化学品等,应设置限量标识,明确每次使用的最大量或每日使用的总量。限量标识应醒目、易识别,以确保员工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标识方法
标签法:使用不干胶标签、挂牌等附着在物品或存放位置上的标识方法。标签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如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且应定期更新和维护。 涂色法:通过给物品或存放位置涂上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物品或状态。涂色法应制定统一的颜色标准,并确保员工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形状法:使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物来区分不同的物品或区域。例如,可以使用圆形标识表示原材料区,使用方形标识表示成品区等。形状法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电子标识法:利用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电子技术对物品进行标识和管理。电子标识法具有信息量大、易于更新、便于追踪等优点,但也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实施步骤
梳理物品清单:首先,对需要定点定量标识的物品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物品清单,并明确每种物品的名称、规格、用途等信息。 确定标识方案:根据物品的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标识方法和颜色标准,制定详细的标识方案。 制作标识物:根据标识方案,制作所需的标识牌、标签、涂色材料等,并确保其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现场实施:将制作好的标识物粘贴或放置在相应的物品或存放位置上,确保标识清晰、易读、不易脱落。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定点定量标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标识的含义和作用,并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各种标识。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定点定量标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标识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及时更换损坏或模糊的标识物。
“定位划线“
“定位划线“
“生产区域“
“办公区域“
“仓库区域“
“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