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声印象|林声推荐|林声说音乐|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音乐博览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马勒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他的音乐结构冗长,形式复杂,不落窠臼;其音乐标题性强烈,描绘色彩浓厚;他的音乐还要求庞大的演出阵容。
“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古斯塔夫·马勒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这是一个有着浓郁乡土味和文化气息的地区,它景色宜人,农产丰富。但不久他们全家就搬到伊赫拉瓦附近的城镇伊格劳,这里离布拉格约有100里,马勒在这里成长。马勒的成长是悲剧性的,是伴随着自己兄弟姐妹的死亡度过的。在马勒生命前期家中的14个孩子中就有9个死了,他时刻被死亡笼罩着,可以说死亡的经历对马勒来说是刻骨铭心的。马勒的内心世界是阴暗的,早年弟兄的夭折,双亲的争吵,都给小马勒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虽然马勒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的家乡伊格劳却为他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养分。马勒的童年经历对他的音乐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勒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75年,马勒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这位在一片赞扬声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被誉为“天才的钢琴家”,但实际上他更沉迷于作曲。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但是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188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莱巴赫城市剧院,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3年在德国卡塞尔皇家宫廷歌剧院。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1886年在莱比锡城市歌剧院任指挥,1888年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院长,任职期间,马勒在萨尔茨堡附近的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歌曲《少年魔法号角》。他在史坦因巴赫建造了一家避暑小屋,在那里他可以不被骚扰。小屋是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最完美的地方,创作来源于难以置信的自然的宇宙的力量,此后马勒夏天作曲,冬天指挥,所以被人称为“夏季的作曲家。”1891年则在汉堡歌剧院任院长,任职六年。1897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院长及首席指挥。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当时并不容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务),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马勒一直承受着日益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年前往美国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马勒于1911年2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12月21号,他在纽约指挥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严重的心绞痛发作了。应本人要求他被送上了轮船,送到了巴黎,当维也纳的医生赶来,看到马勒已经没有希望,和他的夫人艾尔玛一起护送马勒返回故土。1911年5月18日,马勒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马勒在指挥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作曲家本人曾自信、骄傲地宣称"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一部“第九”,“我的时代终将到来”。显然,马勒本人的自信也并不是毫无依据,属于他的时代早已到来,《D大调第一交响曲》是他的开山之作也是成熟之作。该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该作品在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反响不佳,但现在已名列马勒最受欢迎的作品。首演时所发表的曲目,并不是交响曲,而是两篇交响诗。原来的详细曲目一直被沿用到1892年后,才标以简单的标题“巨人”(或“泰坦”)。马勒开始构思《第一交响曲》时,他刚和歌唱家约翰娜·里希特(Johanna Richter)分手,正为情所困,出现了“忧伤的年轻人”的各种症状,却不想,两年后,在从大作曲家卡尔·玛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的孙子小卡尔手中接过续完韦伯遗作、歌剧《三个品托》(Die Drei Pintos)的任务之后,和小卡尔的夫人玛莉恩(Marion von
Weber)产生了热烈的感情。最后,马勒完成了歌剧,和玛莉恩的感情无疾而终。在1888年1月20日指挥完《三个品托》的首演之后,马勒带着两次失败的恋情(如果不算更早的“早恋”)写完了《第一交响曲》,“整整六周没有离开书桌”。《第一交响曲》的内容和架构远远超出马勒本人的生活能够所给予他的灵感。由于马勒本人在创作完成后的许多年里对作品类型犹疑不定,并几次删改、最终取消了作品的大小标题,这部自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之后最有创意的“第一交响曲”涉及的文艺作品数量之多,令人想到马勒许多年后才成型的创作宗旨:“交响曲要包容整个世界。”马勒爱好阅读,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如让·保罗(Jean Paul,1763-1825)和E·T·A·霍夫曼(E. T. A. Hoffmann,1776-1822)这些在当时已被遗忘的作家。这使得他的审美取向异于潮流。这些作家怪诞的想象、奇异的色彩和不拘一格的结构也在马勒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的乐队技法从一开始就鲜艳华丽,极富场景感和色彩感;在音乐素材上更是来者不拒,并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天才,把和严肃音乐本不相容的“低俗”内容(如军乐、民间舞曲等)发展成丰富的交响乐章。但这也使得马勒的作品在他生前一直不受欢迎。这是后话。彼时才20几岁的马勒就已经在第一部交响曲中拔得头筹,此曲无论在人文还是技法上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巴赫的对位逻辑、贝九的崇高精神、布鲁克纳连绵不绝的雾状的气氛音响、瓦格纳充满戏剧性和游移不定的动态感......隐喻其中,所有的技法都在为展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画般意象而服务。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马勒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任指挥之时,1889年11月20日由马勒自己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以“交响诗”名义首演。“马勒称自己的作品是交响诗,如果需要为交响诗加一个标题,可以叫做‘生命’。因为内容描述了生命是如何‘在我们年少的路上播撒奇迹’,却又在‘秋日第一口清冷的呼吸中将所赐予的一切无情收回’”。马勒在原创作时写有标题,“第一部分: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2.采花,柔板;3.满帆,谐谑曲。”“第二部分:人间喜剧”,分为两段,标题分别为“1.搁浅,卡洛风格的葬札进行曲,启发作曲者创作的外因是一幅讽刺画《猎人的送葬行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蜍、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紧跟在它后面的是:2.来自地狱,表现一个受严重创伤的心灵的一声突然的绝望呼喊。”马勒后来抛弃了这个说明,他声称这标题和说明材料是“在作品写好后加上去的,我之所把它们弃而不用,不仅因为我发现它们完全不恰当,甚至不十分正确,而且还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它们曾如何把听众引人歧途。”“在第三乐章中,我的确是直接受著名儿童画《猎人的送葬行列》的启发。但在这里,表现的内容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应该表现的那种气氛。第四乐章便是从这种气氛突然一跃而出,仿佛是乌云背后出来一道闪电。这只是受严重创伤的心灵在经历了送葬行列的阴风惨惨和愁云密布的压抑情绪之后发出的一声呼喊。”在接下来的十年,马勒前前后后将作品修改过五个版本,并增加了标题——‘巨人’,加以注解称:交响作品描述了“一个强大的英雄人物,他的生活与痛苦,面对命运他的挣扎与失败;真实的、更高级别的救赎将在第二交响曲中延续”。第二交响曲开篇的葬礼则代表“我的D大调英雄业已死去’。照此架构,第一交响曲是关于英雄生涯的叙事篇。两部交响曲,两个葬礼,马勒借此发问:‘你为什么而活?你为什么要承受这一切伤痛?难道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巨大的、可怕的玩笑?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朝着死亡迈进,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在最终定稿的作品中,马勒放置了一段行版【取名为《花之乐章》】,并撤回先前关于音乐创作的解释说明,马勒坚称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音乐就应当是它被听到的样子。马勒总是试图在他的音乐中传递某种莫名的、错综复杂的讯息。在《第一交响曲》中,马勒利用独特的音响和充满想象力的手法,在普遍追求庄严、宏大的交响世界中,以一种反高潮的方式给自己开创了空间。但他不是完全抛弃前人,独僻蹊径的。实际上,《第一交响曲》的一些音响和乐思来自他的一位同时代人——汉斯·罗特(Hans Rott)。这位年长马勒两岁的作曲家在学生时代曾经是马勒的室友,拥有熊熊烈焰般的情怀,1884年因精神病去世,年仅26岁,但是留下一部旷世杰作——《E大调交响曲》。这部近一小时长的巨作,兼具马勒后来闻名于世的华美音响和布鲁克纳式的宏大架构。马勒对罗特评价甚高,称他为“新交响曲的奠基人”(Founder of the New Symphony),并且,“实际上,他是如此接近我的内心,就好像我们俩是同一棵树上结出的果实,吸收着同样的土壤,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马勒作为双生花仅剩的一枝,亦如他自己所言(1908年《第七交响曲》首演时),直到死后50年才得到世人的认可。而在生前,无论是他的宗教信仰,他的作品中居无定所的精神世界,还是他的现实生活,他都无家可归——“奥地利人中的波西米亚人,德国人中的奥地利人,整个世界中的犹太人”。他一生都是旅人。马勒第一交响曲一般演奏的都是四乐章版本,但如前所述本来还有一个乐章,称之为“花之乐章”( "Blumine"),当你看到五乐章的版本的第一交响曲的时候大可不必惊讶。林衡哲在《西方音乐巨人马勒:我的时代已经来临》中描述了这个乐章的由来。原来,马勒当时爱慕一名叫玛蒂妲的女子,曾写过一首”花之歌”作为生日礼物献给她。后来马勒又把这个”花之歌”作为第二乐章写到了他的第一首交响曲中。而除去这个”花之歌”,马勒写作整个交响曲的动力,也是来源于爱情。”当爱情结束时,交响曲的灵感开始降临,因此作曲家的感情生活提供了创造基础”。音乐学家汉斯·F·雷德利希说1899年出版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是“马勒出版的第三部大型作品,印制出来的总谱中删除了最初的第二乐章(行板)、原来的二单元结构以及各个乐章的小标题,只含有最初标题稿的四个乐章,因此更符合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形式。”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来欣赏马勒《
D大调第
一交响曲》。
第一乐章指示为“缓慢而沉重”。一开始“宛如万籁” 就把我们带入已经久违的森林,虫声鸣鸣,小溪潺潺。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根据马勒自己的作品“年轻的旅人之歌”改编的。马勒在这里提示提示:徐缓地,拖曳地,宛如万籁,开始非常徐缓。在长大的泛音A持续音上,首先由大管、短笛奏出下行四度动机,待到小号产生动机时,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单簧管奏出下行四度动机以模拟杜鹃叫声。双簧管与低音管奏下行四度为特征的动机,它极似杜鹃的啼吐啭。呈示部演奏两次。第一主题为D大调,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之后由小号奏出(发展至A大调),其旋律来自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这个动机串联着全曲,成为全曲的灵魂,呼应它的是远方的信号曲,充满宁静。第二主题为A大调,轻快的弦乐搭配亮丽的木管,构成了美妙的画卷,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是,铜管乐器奏出了第一主题旋律与之对位。在结束呈示部之前,下行四度动机再一次出现。发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小提琴、竖琴奏出a3音),长笛奏出了第二主题旋律,双簧管的和弦表现田园性的安详,大提琴乘着持续音,奏出像呼唤一样的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对话后,木管的杜鹃的啼啭再次强调宁静。圆号将乐曲带到D大调,长笛再一次奏出第二主题旋律,大提琴依然乘着歌声的翅膀。然后长笛表现小鸟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发展至降D大调,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在降A大调上奏出第二主题旋律,之后分别转入F大调、f小调。高音乐器在上行发展,终于跳进还原A音,小号以ff力度奏出了引子中的信号动机,引入D大调再现部。最后,一面强调主导动机,一面以强烈的音响而结束。这个慢乐章陆续出现了杜鹃啼鸣,高山的恬静。你可以感觉到自己徜徉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自在地手足舞蹈的情景。第二乐章选用了马勒自己早期为冯·歇弗尔的诗《萨金根的号手》而谱写的歌曲旋律作为基本主题。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称这个旋律为“沃纳尔小号曲”,是“一首小夜曲,它飘越月光映照的莱茵河,飞向玛格丽特所住的城堡。”斯坦厄塞说,马勒认为这首小夜曲表达的是感伤。这个乐章的第一段,月光映照的环境下,这首小夜曲的旋律出现后,圆号与小提琴狂热地强化热情,优雅的中间段在小夜曲旋律基础上脱颖而出,小提琴的独奏精妙绝伦。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最后消失在黄昏的天空之中。这个慢乐章后曾被马勒删除,直到1967年,才又恢复5个乐章的演奏。第三乐章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音乐简练而单纯。乐曲的主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活风俗性画面,它的音调和节奏如连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两支双簧管奏出了乡村舞曲主题,之后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题重复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特别的音响不断调弄。三声中部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第四乐章指示“不要缓慢,庄重而威严地”,是一首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音乐同前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田园诗的气氛消失了。卡洛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版画家,他偏爱塑造一些可怖和罕见的形象,这里指的是关于树林中一些小动物埋葬一位死难猎人的民间故事。作者把这个景象写成一个卓越的乐章,这里,噩梦、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经相互交融在一起。主导动机由定音鼓敲出,然后低音乐器以卡农方式表现古老的波希米亚民歌旋律,这个漫画式的葬礼进行曲旋律,与低音提琴奏出的古老的大学生歌曲《你睡着了吗,马丁兄弟》(又名《约翰弟》、《两只老虎》,由歌曲的大调色彩变为同主音小调色彩)作对比,似乎是嘲笑画中死去的猎人。乐曲中段同先前形成鲜明对比,是一首明朗、抒情的歌曲性主题,然而它并没有得到广阔的发展,不间断地转入终曲。用布鲁诺·瓦尔特的说法,马勒在创作这个乐章时,“保罗的《巨人》中那个魔鬼般的形象在作祟。在巨人身上,马勒发现了那内含的可怕不协和音,那蔑视和绝望,那种在天国和地狱的冲动之间的游移摆动,这些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侵袭着他有创伤的心灵。”在这个乐章中,葬礼进行曲被两次打断: 先是一个故意要表现得陈腐的曲调(d小调,并不时加入机械的打击乐器伴奏),然后是长时间引用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最后的绝望之歌(G大调-弦乐与木管奏出)。乐章结束时,一次次强调那个绝望的主导动机(并以低沉的吊钹做伴奏)。这一乐章中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童谣“两只老虎”,马勒将它变形后成为带有讽刺味的送葬进行曲。其实这是古老的波西米亚民谣。这个乐章还有中世纪童谣“少年的魔号”。第五乐章标示为“如暴风雨般的运动”,由3大部分构成,表现从地狱到天国的过程。在积蓄了足以爆炸的能量之后,是令人晕眩的高潮,然后,向抒情过渡,最后把观众带入了另外一个欢乐时代。第一段由F小调支配,先表现“闪电式的呼喊”。在弦乐粗犷的呼唤中,小号与长号的加强,在很长的铺垫下,才出现律动性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渐弱过程中,长号的动机依然存在余韵,并由F小调转为降D大调,小提琴在圆号伴奏下奏出了忧郁而惆怅的旋律,这段旋律后,单簧管在阴晦的背景下闪现第一乐章引子的动机(大管协助)然后又转向“很粗暴”的部分(g小调-c小调),小号、长号重复第一主题,这一段似是表现地狱、人与命运的搏斗。铜管乐器隐隐约约地闪现“天使的号角”这段复调旋律(C大调),在搏斗后,此旋律构成了雏形(D大调),表现了作者已经信心十足。中间部分主要表现动的第一乐章主题,它引出种种温馨的回忆,似乎是表现地狱向天堂,也是灵魂的升华(F大调)。然后第三段以中提琴、圆号呈示主导动机(f小调)开始,第四乐章第一主题后,转而奏出第一乐章发展部结尾部分,辉煌地表现人的灵魂的胜利,人类的喜剧。小号、长号、圆号完整地奏出了“天使的号角”(回到D大调)。在越来越强烈的鼓荡下,最终是指示“以最高度的力”(圆号手起立),像是对战胜绝望的人类的赞颂,形式辉煌的尾声。听了流光溢彩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终曲乐章,把他和柴可夫斯基做个比较,柴可夫斯基是死亡埋葬了一切,马勒和柴可夫斯基表现死亡的深度大同小异,但是,还有升华,那就是教导人们如何从死亡中得到解脱,而不是柴可夫斯基式的屈服。这种对死亡的大胆拷问还有对大地景观的深切关怀,这应该是听马勒音乐的一个出发点。
马勒是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他的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双重性:交响乐声乐化,声乐作品交响化;繁复深奥与简约朴实成兄弟姐妹;把最崇高而涵盖一切的宇宙观同斗争、抒情主义、同奥地利民歌、自然画、鬼影绰绰和荒诞不经相并置。他的音乐结构冗长,形式复杂,不落窠臼;其音乐标题性强烈,描绘色彩浓厚;他的音乐还要求庞大的演出阵容。此外,他作为一流的指挥家曾有过辉煌的业绩,这为他处理乐器组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从配器尽善尽美的细节处理而到惊人的管弦乐效果的运用中不难找到示例。由于他对调性内涵的不寻常的理解,而运用某些技巧逐步削弱了传统调性的组织感。他的音乐以整个浪漫主义传统“后裔”的身份,不仅投其浪漫主义渲染人士之所好,同时,由于他对调性的新处理而先现了勋伯格的革新手法,从而被看成是新旧音乐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性音乐。勋伯格也曾表示:“实际上,将要形成马勒特性的任何东西都已显现于《第一交响曲》之中了......他在这里展示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思考。”马勒的音乐既高雅又平庸,既有原创性又有衍生性,既有令人惊叹的灵光也有迂腐的陈词滥调,总之,马勒拒绝教科书式的文本解析。听马勒是一场开放式的心理游戏,反讽的语汇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智识;这又是一场发现之旅,意味着自我揭示,寻找慰藉与重生。不论何时,我们都需要马勒的医治。每一首交响曲都是挖掘自我内在真相的强大动力,认识马勒终将为了认识我们自己。对马勒感兴趣的乐友,可以完整欣赏一遍《D大调第一交响曲》,感受其中的奥秘。
改版后的林声音乐公众号将以别致、鲜活、生动且又不失深度的心灵互动与你共浸其中!
简介:“这部著作是集作者三十余年来推广经典音乐累积的沤心沥血之作。全书含"林声经典音乐视听系列欣赏会"现场视、音频精选,通过经典音乐欣赏入门、特色音乐专题、音乐体裁、伟大作曲家系列,向读者娓娓道来经典音乐的审美意蕴与情感内涵。张扬音符背后的文化,强调欣赏中的生命体验,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特别是作者独有的音乐素养、文学底蕴、主持人功力、磁性嗓音四位一体的审美架构,使得本丛书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有声读物,具有卓尔不群、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并重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值得推荐,值得细品,值得收藏!”
出版社:文字部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计五十余万字。音像部分由吉林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计25张蓝光DVD,25张CD。
定价:书:99元/本 碟:50碟精装1460元/套,单碟精装蓝光DVD80元/张,单碟精装CD20元/张。
购买方式:请联系工作室曹老师18066535463(电话微信同号)
在蜻蜓FM搜索林声说音乐
在喜马拉雅搜索林声说音乐
新浪微博@资深乐评人林声
— 林声音乐工作室 —
让我们在音乐中拥抱秋天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