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中大海洋学科群异军突起,向海图强

文摘   2024-11-12 15:06   天津  
新华社广州11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2日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12日上午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他表示,希望中山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百年校庆为新起点,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在培育拔尖人才、推进科教协同创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广东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全力支持中山大学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亲手创办的大学。建校百年来,该校培养输送了80余万名各类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贺信全文】 
习近平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
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11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中大海洋学科群异军突起,向海图强
短短数年间,中大海洋学科群在南海之滨崛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中大有研究海洋的传统,又地处南海边,拥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条件。在‘双一流’综合高校中,中大海洋学科异军突起,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国家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提供高水平学术支撑,努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说。
经略海洋,中大海洋学科群怎样异军突起?向海图强,中大有何底气?
“组团式”建设海洋学科群
“海洋学院坐落于珠海校区,师生在‘校门口’就能出海实验、实习,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有了极便利条件,做科研也搭上了‘直通车’,学院近年的国家级项目数量收获了成倍增长。”6年前,从事海洋遥感研究的中大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赵俊从青岛南下加盟中大,亲历海洋学科群的发展壮大。

中大珠海校区滨海红楼,海洋学科群坐落于此。
溯其渊源,在建校之初,中大就建设了海洋学科。
中大建校4年后的1928年,中大地质矿产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朱庭祜等一行16人乘“海瑞”号军舰前往西沙进行实地调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科学家对西沙群岛进行科学考察。
进入21世纪,学校加快布局海洋学科——
2002年,设立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三年后又组建海洋学院;
2015年起,用大学科思路推进海洋学科群建设,先后建立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等7个整建制海洋学院,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学科边界基础上实现交叉合作;
2020年成立极地研究中心,推动极地领域多学科交叉创新……
“集群效应带来了海洋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反哺海洋学院的进一步建设。建院8年来,大气科学学院获科研项目总经费超4.5亿元,入账经费近4.5亿元。”中大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杭建说,该学院研发的新一代天气气候一体化非结构网格的海气耦合模式,已服务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海洋气象预报和第37次南极科考航船的航线预报。
海洋学科群带动校区建设,迸发出强大发展活力。
在布局“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学科集群之后,中大珠海校区建筑面积比2016年增长近三倍,学科群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大量高端人才、优秀学子慕名前来。
如今,珠海校区拥有近千名专任教师,包括8名两院院士(含双聘)、95名高层次人才;全日制本科生人数达到8847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471人、博士研究生1455人;近十年输出超两万名毕业生,其中4000余名毕业生留在珠海就业。
中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明星”学院,聚集了3名院士,分别是张培震、高锐和成秋明。
“我们和同事携手,为中大海洋学科的发展找准目标和方向,并招揽更多海洋科学界的优秀人才,不断壮大师资和科研队伍。”张培震院士全职加入时,恰是中大强劲启动海洋学科群建设之际,他期待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学科群。
打造一流科考实习船队
“随着‘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投入使用,我们结合一流的科考装置,进行了更精细的研究。”中大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说,他在去年完成了西边界流综合调查航次科考任务,取得了第一手多学科同步观测资料,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基于无人船的深水区亚中尺度观测,完成了多种无人观测平台布放和回收试验。
向海求索、向海图强,首先要能到海上去。近三年来,中大先后打造了“中山大学”号、“中山大学极地”号、“珠海云”三艘综合智能科考船,让一份份设计图纸变成了一艘艘科考船。

2021年6月19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在东海舟山试航。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首任船长蓝明华说,该船2022年度共执行海上航次14次、海上作业160天、总航程10294海里,其船舶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
今年初,“中山大学极地”号从南海之滨出发,穿越南海、东海、黄海,经历冬季的狂风巨浪,抵达渤海辽东湾,完成试航任务。这是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珠海云”科考船。
同期,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完成海试,正式交付使用。该船的主体设备均属于我国自主研制,将成为引领海洋科学潮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平台。
一流的平台发展,为一流学科群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高校发展海洋学科是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对于人类未来发展、国家安全、资源、环境、气候等都非常重要。”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看来,海洋科学综合性非常强,多学科互相支撑、交叉发展,才能解决大问题、找到新发现。
“国之重器”加持之下,中大近几年持续加大对硬件设备、人才引育的投入力度,充分带动涉海学院科研成果的全方位突破。
“我所在的大气环境团队已有20多人,实验设备‘鸟枪换导弹’,可以说是海洋学科群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大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范绍佳说,在“华南气候环境与全球变化综合观测开放实验站”基础上,还组建“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环珠江口大气边界层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垂直结构长期定点探测和走航探测。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需求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中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智渔时代”项目以小组第一成绩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实现历史突破。
“黄立鱼历史悠久,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主打农产品,而珠海市金湾区是‘中国黄立鱼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项目团队负责人、中大海洋生物专业博士生黄俊柔坦言,由于养殖周期长、鱼苗育繁难、优质种苗缺,当地黄立鱼养殖成本高、收益低问题日渐突出,渔民的养殖收益难以保障,特色农业产业略有停滞。

中大师生深入黄立鱼栖息地调研。图片来源: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官微
种苗是养殖产业的“芯片”。
“智渔时代”项目团队扎根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深入黄立鱼栖息地开展调研和实验,基于海洋生物的专业背景和核心科技,潜心攻克鱼苗和养殖难题,创新研发出以基因编辑为核心的生长更快、体型更大的优质鱼苗,其良种率达95%、存活率达87%。
得益于优质鱼苗,当地渔户实现增产增收,年均收入提高超两万元。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金湾区红旗镇大林社区因黄立鱼养殖获评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亿元村”,成为振兴养殖的典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洋学科的支撑。
中大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师生面向海洋工程装备进行研究和教学,聚焦智慧航海、水下机器人等方向,引领海洋工程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国家海洋重大需求和海洋工程项目。今年起,由该学院副院长谢鹏等参编的《水下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开始实施,将推进我国水下数据中心的发展,保障水下数据中心工程顺利实施,科学有序地衔接设计、建设、运维工作,确保水下数据中心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水下数据中心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官微
“水下数据中心是将服务器等IT设施安装在海底密封的压力容器中,使用海底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终端设备。”谢鹏介绍,水下数据中心通过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利用流动海水对IT设施进行散热,有效节约能源,比陆地数据中心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节约土地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其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去年6月,海南省三沙市戴永久院士工作站在西沙群岛永兴岛揭牌。这是我国最南端地级市三沙市首个院士工作站,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领衔,将开展南海领域气象研究,为国家海洋经济、海洋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支撑。
“院士工作站将发挥中大学科交叉优势,发挥大气、海洋、生物、医药等多学科的共同作用,要力争在海洋研究上取得新突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海疆上。”戴永久说。
劈波斩浪,正当其时。中大正加快迈向一流海洋学科,倾力打造海洋人才高地和平台重镇。
“作为地处南海之滨的高水平大学,中大担负起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人才培养的责任,争当国家经略海洋的先锋队,建设国际高水平的海洋学科群,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说。
来源:南方plus2023年4月8日文章 姚昱旸 吴少敏

智汇海洋
海洋智库——海洋学术智慧聚合与知识增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