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深秋,碧波荡漾,清风送暖!11月2日至3日,天津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办的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500多位海洋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欢聚一堂,聚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研讨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的理论、技术设备、工程应用的最新动态和科技成果。
大会现场合影
天津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白敏冬教授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潘德炉,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崂山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王军成,天津大学白敏冬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汪亚平教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秦松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锋研究员作大会主旨报告,王军成院士和白敏冬教授分别主持。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陈永梅致辞
天津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白敏冬教授致辞
天津大学白敏冬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要统筹陆海资源、推动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理论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将推动海洋环境科学的进步,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减排,更要增汇。结合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出基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气候变化海洋解决方案,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海洋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现实支撑,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
天津大学主动投身海洋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设立了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深海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专注于陆海水域污染防控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致力于突破海洋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洋科研人才和工程师。希望各位专家能在这个盛会上携手面对海洋环境科学新局面、新领域,通力合作、贡献智慧,发展壮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的人才队伍。让此次大会成为提高大众对于海洋生态环境认知的窗口,实现海洋环境复杂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成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检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潘德炉院士作特邀主旨报告并现场交流
报告题目:提高海洋遥感生态监测能力的思考
潘德炉院士以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水色卫星以及我国系列海洋卫星的迅速发展为背景,提出源源不断的海洋遥感大数据如何用于提高海洋遥感生态监测质量的三点思考:跨界面全时空的探测、遥感监测生态要素的AI模型、发展海洋经济与生态安全应用的新技术。强调指出提高海洋遥感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出路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焦念志院士作特邀主旨报告
报告题目: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创建新质生产力
焦念志院士领衔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其基于“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原创理论框架,立足中国实践,面向全球推广,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战略科技支持,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军成院士作特邀主旨报告
报告题目:我国深海观测仪器装备发展分析与展望
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王军成院士深入剖析了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的发展需求,国内外监测技术发展差距以及关键技术挑战。把握国际海洋科技前沿,未来监测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在于智能化、低成本、高精度,自主研制海洋环境监测探测技术与核心装备,是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领域的主攻方向。
白敏冬教授作特邀主旨报告
报告题目: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
天津大学白敏冬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大气压强电离放电羟基自由基生成原理、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原始创新成果,创建了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羟基自由基高效绿色防控的技术体系,实现了船舶压载水海洋外来生物入侵、海洋微藻碳汇、海水养殖动物寄生虫病、流域藻华防控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升了微小有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为陆海统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科技一等奖7项,入选了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共设25个议题分会场,产生300余场报告,议题涵盖了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与碳减排增汇、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环境行为与污染防控、全球变化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碳增汇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应用、海底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等众多方向。
学术报告分会场
END
图文来源:陈帮金
编辑:田淑洁
审核:陈帮金 胡宏远 张灿
信息来源: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