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学术   2024-07-31 17:44   上海  

中国哲学

张立文丨理想论


郭振香丨知识论对良知学的补充——以方以智“知”论为中心


温海明丨从《中庸》看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

学术争鸣

蔡祥元丨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


刘勰娇丨王弼对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建——以“德”为中心的探讨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孙磊丨“大一统”与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政治合法性理论构建


蔡杰丨仁治与无治:梁启超论儒家与道家政治思想

儒学源流

崔树芝丨《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辨析


任鹏程丨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演变


白发红丨“曰若稽古”的理解与《尧典》的开端意义

原典新诠

冯晨丨论孔子仁的实现方式


闫春新丨《春秋》“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何、郑之争及其诠释学缘由

宋明理学

唐东辉丨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省察


杨静丨自然与人文的贯通——朱熹易学视野下的礼学思想

理想论


张立文


摘要:何谓理想?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度越现实的、在场的东西的有限,而对合理的、满足的、和谐的、幸福的、美好的、有现实意义的和平、发展、合作、正义、民主、自由之和合可能世界的想望。理想构成的形式包括:朦胧理想、怀疑理想、批判理想、反思理想、追究理想、实践理想。从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易》、儒、道、佛思想来看价值理想的实践,其内容体现为:易道广大,保合太和;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明心见性,无念为宗。世界各民族的价值理想有异,但所追求的和合可能世界则具有普遍性、共同性,体现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物质、精神的需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天下的必然追寻。


关键词:理想   实践   和合可能世界   《易》儒道佛 

作者: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知识论对良知学的补充——以方以智“知”论为中心


郭振香


摘要:方以智认为龙溪之学对“圣人”知识维度的弱化,偏离了孔孟仁智双显的主旨精神。他以“乾知大始、三德首知”等为论据,证明先秦儒学将“可学可虑”之“知”列于至尊至贵的地位。方以智从“知”的主体、工夫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知识论体系的自觉建构。他指出,“心”有认知物理之“灵”,人当以“虚心”和“好学”为求知工夫,世界亦因“以智相积”而日新。方以智“不昧同体之仁,善用差别之智”观点的提出,意味着晚明学术出现了一个重要转向,即由良知学的自我重建逐渐走向以知识论补充良知学。着重于知识论的阐述,是明清之际经世致用实学思潮兴起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因心而知   虚心   好学   以智相积

作者:郭振香,哲学博士,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从《中庸》看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和

超越性


温海明


摘要:虽然《中庸》有很强的哲理性,但学界关于《中庸》的研究较少触及祖先崇拜和天地意识,即对其体现的中国文化宗教性和超越性挖掘不够。《中庸》之“诚”不仅是个人信念和意识的真诚,而且是“诚”于祖先、祖宗与天地的和谐状态之中。作为《中庸》哲理的核心概念,“祖天之意”中的祖天由祖(先)而天(地),不是天祖,不是人格神。祖天虽然不具有西方犹太—基督教意义上的人格性,但在中国文化当中有着同样强大的宗教性和超越性,此可通过经典当中对“天命”的揭示而彰显出来。历史上,祖天意识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日常信仰,这一点在海外华人建立孔教、儒教和维系文化中国等宗教情感当中体现较为明显。祖天之意既是对着过去祖先的崇拜意识,也是对着未来开放的生存意识,因为海外华人的人生不仅生活在日常、庸常的家庭当中,而且时刻与祖先和天地同在。虽然祖天意识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意识,但其哲学与宗教意味需要迂回到与西方哲学及宗教意识的比较视域当中才能建构起来。


关键词:《中庸》  中国文化   宗教性   超越性   祖天之意 

作者:温海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

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


蔡祥元


摘要:康德把自欺视作人性的根本恶,邓晓芒据此批评儒家伦理具有一种结构性伪善。邓晓芒论述了《论语》中的乡愿之论,但未就宋儒的自欺说展开讨论。朱子的独知之论就是针对一个人如何把握自己内心状态以避免自欺而提出的应对之道,它在学理上比《论语》的相关讨论更为细致。我们有必要接着邓晓芒的批评,透过康德的哲学视野,重新审视儒家的诚意工夫,尤其是朱子的独知之论,看它到底能不能克服自欺。


关键词:自欺欺人   诚意   独知

作者:蔡祥元,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中西哲学比较。

王弼对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建——以“德”为中心的探讨 


刘勰娇


摘要:王弼对儒家道德哲学的重建,是以“德 ”论为中心展开的。王弼认可的“德”即“上德”,其在德性层面体现为自然的道德情感,这是仁义礼智的内在基础;其在德行层面体现为无为,仁义礼智为其外在展现。王弼重建的基于自然道德情感的仁义礼智,与有为的仁义礼智截然不同。基于此,王弼主张在社会实践中顺应民众自然的道德潜能,让其自发养成道德品质与道德行动。王弼的重建力图实现道德内在基础和外在功用的一致,体现了他对儒道二家“德”论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王弼   德   自然   道德情感   仁义礼智  

作者:刘勰娇,哲学博士,山西大学哲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与两汉魏晋哲学。

“大一统”与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政治合法性理论构建


孙   磊


摘要:“大一统”不仅构成了传统中国政治的文明基因,更构成了中国政治的文明宪法。历史上“大一统”思想成熟的理论构建主要体现在以汉代春秋公羊学为代表的经学中,天命是政治合法性的神圣根基,王道是政治体的核心价值认同,天下是华夏政治文明的最高合法性诉求。传统中国宪制文明在现代转化中,更应从传承“大一统”的规范法理内涵入手。传统“大一统”学说在现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与意义,应该建立在对现代西方自由民主政治合法性的充分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接续传承“大一统”中华政治文明的精髓,结合现代中国政治的具体情境,构建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现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理论。


关键词:大一统   合法性   天命   王道   天下

作者:孙磊,哲学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史。

仁治与无治:梁启超论儒家与道家政治思想


蔡   杰


摘要:梁启超在游历欧洲归国之后,对中国传统治道作了一番检视,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学派。梁启超提出无治主义、礼治主义、人治主义、法治主义,分梳先秦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治道思想。儒家治道以人治主义为基础,并以礼治主义为补充。梁启超认为,儒家治道的根本在于仁,他将仁理解为同体意识或感通之心,是维系共同体的根本。儒家治道拥有目的论维度,旨在通过礼乐教化的方式,提升国民人格,使之凝聚成朝向繁荣的社会共同体。道家治道是无治主义,不同于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是以自然为中心,拒斥政府的干涉。梁启超主要是以无为理解自然,并将无为追溯到无私无欲,然而梁启超就此提出道家思想的一处矛盾,即无为的悖论问题,并表示出对道家治道的批评和不满。梁启超的论断虽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不足,例如忽略了儒家天治主义的超越维度,再如对道家治道的批评可能有失公允。但梁启超旨在阐发永恒的治道真理,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传统治道,为现代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梁启超   儒家   道家   仁治   礼治   无治

作者:蔡杰,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儒家伦理学。

《庄子》内篇孔子形象辨析


崔树芝


摘要:《庄子》一书中的孔子形象之所以是多面的,根源于《庄子》文本的复杂性。由《天下》篇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总体上窥探庄子与孔子的关系。而要探明庄子对孔子的真实态度,必须回到内篇。孔子在内篇出场十次,六次形象是正面的,其余四次学界褒贬不一。从文章的完整性、义理的关联性以及文本的相关性等多维角度来看,孔子形象即便在存疑的四处也是正面的。庄子在内篇表彰孔子,并不足以证明“庄子儒门说”,却可以启发庄、孔关系乃至儒、道关系的新思考。对内篇中孔子形象的辨析,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庄学的真面目。


关键词:庄子   内篇   庄、孔关系   孔子形象

作者:崔树芝,哲学博士,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发展制度保障高端智库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中国哲学、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

儒家人性论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演变 


任鹏程


摘要: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其随着历史发展演变出不同内涵、呈现不同特点。孔子认为生之谓性。孟子进一步分辨其中的善恶,以善质为性。荀子反之,以恶质为性。汉儒综合孟荀,认为性善恶混,魏晋唐儒家也持这种观点。宋明理学将人天生之物分为两类,即形而上的性和形而下的气。形而上的性是超越的,为理想人生奠定合法性基础;形而下的气有清浊之分,为道德教化提供存在论基础。而从先秦到宋明的儒家教化,人性作为存在的主体,由最初的自然性气质活动,逐步转化为存在性的超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感应是一以贯之的原理。


关键词:儒家   人性   气   感应   善恶

作者:任鹏程,哲学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曰若稽古”的理解与《尧典》的开端意义


白发红


摘要:“曰若稽古”是《尧典》的首句,承载着《尧典》作为《尚书》第一篇的开端意义。在两汉经学中,“曰若稽古”即是帝尧顺考古道而上同于天,其开端意义表现在对之前文明历史的集大成与对天命的承接上。宋人把帝尧视为考古的对象从而消解“曰若稽古”承载的意义,但是《尧典》的开端意义因发明“钦明文思”圣人之德而得到保存。汉宋异解的差异性中仍有一致性的内容,即对天、圣人之德、政教的共同关注,这成为我们理解《尧典》乃至整个经学的基始。


关键词:开端   顺考古道   同天   钦明文思  

作者:白发红,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理学。

论孔子仁的实现方式


冯   晨


摘要:孔子的仁没有先天的善性作为生成与实现的基础,只有“性相近”之“性”所提供的“性灵”以为发生前提和发展基础。就个体生命而言,仁发端于道德情感,完成于礼的规范。但在社会现实中,个体的情感和礼之间还需要义的介入。义是道德主体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的恰当反应,也是情感和礼在实践中的即时表达,体现着道德主体的自由和创造。仁是生命在伦理生活中以情、义、礼为互动方式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决定了仁无法被概念确切定义,仁的所有意义会在个体的生命活动中被领会并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孔子   仁    情、义、礼    道德主体

作者:冯晨,哲学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山东省政德与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

《春秋》“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何、郑之争及其诠释学缘由 


闫春新


摘要:何休作为《公羊》学固守派,从《公羊》学的立场出发,质疑《穀梁传》传文对经文“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解释;郑玄则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古,对何休的质疑作出批驳。由何、郑二人的争论,可管窥《春秋》经的言简义深与两汉《春秋》学以传解经的时代风尚,并可见今古文经传诠释之风貌。两人交锋的学术缘由,与当时的今古文官学纷争及各自治学有关,更与学界尚少探讨的汉代学理上的相互辩难的经学时风密不可分。


关键词:何休    郑玄    “尊鲁君”    “尊王”    今古文之争

作者:闫春新,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安徽大学桐城学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史与汉唐经学史。

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省察 


唐东辉


摘要:乐学几乎是“泰州学派的一种家风”。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的学理建构,本体层面是确证和乐的本体地位,工夫层面是阐扬易乐的为学工夫,从而形成了学乐合一的乐学成德理论。究其原因,和乐本体的确证既受到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命题的方向指引,也与泰州学人静坐的神秘体验息息相关;易乐工夫的阐扬,根本上是其现成良知论的学理要求,也有对理学和乐简易工夫论的继承。泰州学派乐学理论之积极意义在于构建出一套既有本体又有工夫的乐学成德理论,从而将儒家的乐学思想发展至一个高峰;其局限性在于和乐本体缺乏贯通性,有歧敬畏、易乐工夫为二的倾向。泰州学派乐学实践之积极影响在于推进了儒学的社会化进程;其消极影响在于沉溺于和乐本体之光景,遂导致泰州后学末流之恣情纵欲。


关键词:泰州学派   乐学   和乐本体   易乐工夫

作者:唐东辉,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

自然与人文的贯通——朱熹易学视野下的礼学思想 

 

杨   静


摘要:在易学思想系统中,朱熹丰富、深化了礼之义理思想,深刻揭示了礼的根本精神。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确立了礼之本体,完善了礼之宇宙论和心性论依据;通过对天道四德“元亨利贞”与人道四德“仁义礼智”的阐发及两者的比附,揭示了礼为乾元、仁体之显发,明确了礼在实现过程中贯通自然与人文的价值属性;礼之践行的最高境界为嘉之会,达此境界,礼之自然必然性与道德自由达到统一,最终臻于宇宙人生秩序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朱熹礼学体现了宇宙间生生大化的易之精神,自然存在与人文价值之维于此贯通为一。但朱熹礼学潜存走向僵化、固着的弊因。


关键词:礼   太极   乾元   嘉会

作者:杨静,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本学术平台旨在发布历史学、金石学、民族学、文字学等学术资源,包括书讯、期刊目次以及重要论文等,打造覆盖港台、日本、韩国的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