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补短板、建制度、强支撑,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制度优势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室组”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是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的创新实践。市纪委监委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建立常委(委员)组织协调下“室组”联动工作机制,由协管常委(委员)牵头抓总,高效盘活人员力量,“室”和“组”深入沟通、密切协作,实现“单打独斗”向“兵团作战”转变,推动派驻监督提质增效。同时,配套出台《“室组”联动问题线索处置意见会商工作指引(试行)》等3项工作指引,对“室组”联动研判会商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工作流程、处置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逐步形成台账管理、工作会商、定期调度等工作机制,保障“室组”联动高效运行。
针对重点领域监督对象多、监督力量弱、专业性强等特点,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行业领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指导成立卫健、教育、交通、国企4个协作区,采取交叉监督检查、协作联合办案等方式开展工作,以机构重塑、力量重整、模式重构,提升监督实效。先后为相关派驻机构增加编制3名,为协作区内42家单位配备纪委书记、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部92人。综合考量监督领域、专业特长等因素,抽调擅长谈话突破、财务审计、案件取证的49名纪检监察人员组建人才库。此外,将协作区干部纳入市纪委监委全员培训范围,通过跟班锻炼、导师带徒、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一年来,各协作区共处置问题线索112件,立案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
“以往监督力量不足、人员分散、触角不深等问题是制约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实践难题。对此,我们坚持系统集成理念,通过指导县级纪委监委优化机关内设机构、深化基层派驻机构改革、深化片区协作等方式,统筹整合派驻机构、乡镇纪委、村级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纪检委员力量,逐步构建‘市谋划县统筹抓乡促村’新格局。”市纪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付凯介绍,以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市纪委监委指导县区推行派驻机构到纪委监委机关集中办公,全部实现纪委监委机关对派驻机构人、财、物的直接领导、统一管理,为更好统筹人员力量、实现集群作战打下坚实基础。指导三县纪委监委核减派驻(出)机构9家,增设6个纪检监察室和3个信息技术室,县级审查调查能力和信息化办案水平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建立村(居)纪检委员协作机制,探索成立村(居)纪检委员协作组,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常态化开展异地监督检查,推动基层监督向“最后一米”延伸;印发《蚌埠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深化政治监督工作指引》,聚焦“干什么、怎么干、见长效”,突出工作要点,改进工作方式,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年来,全市9个县(区)在79个乡镇(街道)建成113个协作组,推动1020家村(居)纪检委员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全市各村(居)协作组配合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74次,督促解决问题642个,开展廉政教育263次。
事业因改革而兴,队伍因改革而强。市纪委监委以深化“铁军英才”计划为抓手,一体推进年轻干部高标准选、多样化育、严措施管、凭实绩用、高质量固,全链条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我们还聚焦办案能力提升,通过发放系列书籍、开发系列课程、举办系列讲堂、进行系列评比等途径开展‘厉学’活动,推动纪检监察干部理想信念、作风素养、能力本领、纪律规矩等再上新台阶,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铁军队伍。”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贠琦介绍。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一体推进“三不腐”和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最需要关注和破解的难题,加强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机构、职能、力量等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以改革实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来 源 | 蚌埠市纪委监委
编 辑 | 闵 俊
校 检 | 孙经纬
审 核 | 窦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