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镇深化开展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坚持在组织上覆盖、在服务上赋能、在治理上破圈,全力打造阵地焕“新”、功能贴“新”、服务暖“新”的街区党群服务阵地,成为新兴领域群体“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街区暖“新”家。
阵地焕“新”,基础堡垒建起来
推动组织全覆盖。按照网格划分,结合新兴领域市场主体和人群区域分布情况,建立12个街区党支部,打造12个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实现全镇新兴领域主体全覆盖。建强阵地堡垒。按照“四室两厅一驿”的要求,配备组织生活室、街区党组织书记共享办公室、谈心谈话室、党员学习室、公共议事厅等。充分听取吸纳新兴领域群体建议、需求,整合区域资源和力量,建立服务对象、需求、资源、项目“四张清单”,让政治、服务、治理等功能可感可观。
服务暖“新”,贴心服务融进去
凝“新”筑巢,打造红色家园
设立“聚蜂驿·红色加油站”。配备热水、微波炉、冰箱、充电等实用功能,让一直在路上的“小哥”在这儿“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
打造“爱心驿站”。世博、杨东、前滩街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区域资源,发动网格内爱心商铺设置家门口“爱心网格驿站”30余个,为快递外卖小哥解决“消暑”“避寒”难题。
暖“新”服务,传递关心关爱
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学校等,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建服务、政务帮办、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服务,使新兴领域群体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党建联建,拓宽延伸党群服务广度。聚焦学习新技能需求,联合镇团委开展“筠溪青年”夜校;聚焦就业需求,联合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人才资源对接会;聚焦心理疏导需求,联合迎智正能党支部打造“正能小屋”,共形成资源项目144个。
安“新”护航,搭建发展平台
开展“grow在三林”四手联弹行动。通过资源对接,牵线搭台,谱写政府、教育、企业、医疗四方互促共赢、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等多领域探索合作,将叠加的“物理变化”转变为效能培增的“化学反应”,形成新合力、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
探索“345”工作法。做实“3个移动”,开展移动菜场100余场、移动党建图书1场、移动红色加油站活动10场,以便民性为抓手满足新兴领域实际需求;做细“4个进站”,问需进站集聚“新”声、资源进站汇聚“新”能、服务进站凝聚“新”心、组织进站积聚“新”力;做深“5个链接”,通过链党建、链产业、链社企、链人才、链青年,为新兴领域群体搭建互促平台,实现“新”发展。
治理链“新”,作用发挥带出来
破圈融合推进街区治理
成立7个街事会。(东书房路街事会、御桥路街事会、杨思路街事会、东明路街事会、杨南路街事会、三林老街街事会、紫丁香街事会)完善“多元一体”“合力共治”民主议事机制,鼓励沿街商户、企业、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街区治理,让新兴领域成为街区治理的参与者。比如三林老街街事会构建“1+2+3+N”街区治理体系,打造“融情·三林塘”街区。
共议共解治理难题。东书房路街事会围绕“我发现街区治理突破口”“我提出街区治理金点子”和“我参与街区治理新变革”三个核心议题,共商共议社区公共空间噪音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交流、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设定特定活动区域、规定活动时间和音量限制等,切实减少了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小哥入网发挥前哨作用
发挥快递外卖员走街串巷优势,引导45名快递外卖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兼职网格员。依托网格治理中“四提四知”工作法,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序参与公共议题协商,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基层治理的新兴力量。如:某菜鸟驿站快递员作为兼职网格员在配送过程中,通过“三林格事知”发现和上报楼道堆物情况,帮助居民区及时发现和排除小区安全隐患。
下一步,三林镇将持续创新服务载体,延伸服务“触角”,强化资源整合,拓展“党建朋友圈”,结合区域内新兴领域群体实际需求,做深做细做实暖心服务,打通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乐小耕
信息来源:三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编辑整理:三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