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初,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萧劲光从大连回到哈尔滨,在东北局会议上提出,希望东北局派一位领导人去南满主持工作。这时,陈云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求到南满去。1946年11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东北局电报中说:“陈云去南满任书记兼政委,很好,望速去。”
有一次,陈云回来跟我说:“刚才开会决定,要坚持南满斗争,我是自告奋勇到南满去的。”并问我:“你愿不愿意去?”我说当然要去。这样我也随陈云到南满去了。南满后来有个“四保临江”战役。“四保临江”,不是三纵队在三道沟打了一仗就算结束了,是四纵队紧跟着三纵队又派出两个师,即十一师和十二师,打到国民党敌后去了,这样国民党才惊慌失措了。又加上北满的部队压过来,国民党军队前后受阻,“四保临江”才取得了胜利。如果不和“三下江南”结合,如果没有北朝鲜作为巩固的后方,“四保临江”就难以取得胜利。特别重要的是七道江会议,当时有部分干部认为南满是守不住的,只有暂时撤退到北满,保存实力,以后才有可能打败国民反动派。在这关键时刻,陈云通过和一些主要将领深入谈话,最后下定决定,坚守南满。这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四保临江”的胜利改变了东北战场军事力量的对比,促进了之后辽沈战役的胜利。
那时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大都在南满。南满解放以后,这个地区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外流。陈云了解这个情况后,经和有关部门商量,推出了一些吸引知识分子的政策,之后一些流出去的人大部分就回来了。所以,东北全境解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是非常快的。这以后,我就离开陈云那里了。1958年组织分配我到冶金部工作。
△ 1947年,陈云同萧劲光在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总部所在地临江。
陈云说,“我是自告奋勇到南满的”,这反映了陈云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面前,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和力挽狂澜的革命气魄。当时,陈云任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陈云到南满后,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形势,认为南满必须坚持,而且能够坚持。他在关键的七道江会议上,对与会的军、师领导干部形象地说:“东北的敌人好比一头牛,牛头牛身是向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下了一条尾巴,如果我们松开这条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就危险了,如果我们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牛尾巴是个关键。”
陈云充满信心地说:“我来南满就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坚持南满斗争,你们让我来拍板,拍板就是坚持南满。”
陈云的话虽不多,却落锤定音,从而基本上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坚持南满斗争,正如陈云比喻的是“拉住了牛尾巴”,牵制了国民党北进。这为北满的整军、扩军争取了时间,所以才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所以,陈云坚持南满斗争的功绩是有口皆碑啊。
选自《走近陈云——口述历史馆藏资料辑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