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乡村振兴73】五岔路乡:稻田鱼儿肥 农民笑容甜又美

时事   2024-11-11 22:57   云南  



金秋十月,芒市五岔路乡芒蚌村稻田一片金黄,生态稻田鱼在水中欢快游弋,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稻田鱼养殖产业不仅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增加旅游产业亮点、提高群众收入的新途径。



稻鱼认养,推动“模式上的创新”


稻田里的稻穗饱满,一颗颗稻谷挺着大肚子羞答答地低垂着,秋风一吹,稻穗笑弯了腰,肥硕的鱼儿在稻田里欢腾。芒蚌村种植水稻面积767亩,近年来,在全市稻田鱼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村民们也在稻田里养起了鱼。芒蚌村气温低、水质好,养的稻田鱼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7月,芒蚌村共发放鱼苗1510斤并投放至稻田内进行养殖,覆盖稻田面积151亩,惠及47户230余人。

芒蚌村位置较偏,路网受限,稻田鱼“走出去”难度较大。家庭农户经营规模小,养殖户多,呈现碎片化发展,且专业化程度低、生产和管理成本高。为打破发展难点、堵点,五岔路乡党委与芒蚌村党总支周密谋划,统筹推进,组织开展“我在稻田养了鱼”稻田鱼认养活动,采取前期先认养、后期再采买的创新方案,并推出称斤式认养和盲盒式认养两种模式供食客选择。取得示范效应后,芒蚌村党总支、五岔路乡党委及驻村工作队也当起“推销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多种途径全力推广、积极宣传,有效提高了稻田鱼认养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生态循环,打造“舌尖上的美味”

稻田鱼在养殖过程中无任何人工饲料添加,以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昆虫和掉落的稻花为食,是真正的原生态绿色食品,让食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稻田鱼觅食时,尾部有节奏的摆动搅动起田水和泥土,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正向促进水稻生长。稻花鱼宴香十里,丰年乐事属田家。

国庆前后,芒蚌村稻田镀上了金色,风吹稻谷带来阵阵稻花香。此时的稻田鱼已到了最为肥美的季节,在阳光的照射下,银色的鱼鳞会泛着一层金色的光,嘴部和尾部则呈红色,颜色越明显,肉质却越鲜甜。稻花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清汤鱼、酸辣鱼、油炸鱼、“海陆空”、红烧鱼等都是人间美味,吸引着各地朋友奔赴一场舌尖鱼宴。



农文旅融合,探索“农耕上的体验”


芒蚌村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精心打造乡村农家乐,并将墙绘作为宣传乡村特色的重要载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稻田里欢声笑语,农家炊烟袅袅,鲜美的稻田鱼和新鲜的农家菜,从田间地头到上桌只需短短几小时。游客下到农田、品到土味、买到土货,感受着农村发展新气象,更感受到浓浓的“乡土味”。



五岔路乡党委通过“稻田鱼+文化+旅游”模式,举办趣味农事运动会,包括精彩的“鱼王争霸赛”等活动,并受到“新华社”“腾讯新闻”“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从而使芒蚌村乡村旅游发展“圈粉”无数。“稻田鱼认养活动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热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最近一直有人在联系我,想来我们村抓鱼,但是鱼已经都被认养完了,明年我们会扩大稻田鱼养殖范围,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芒蚌村组织委员杨菊香说。


据悉,今年10月以来芒蚌村累计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售出稻花鱼2800余斤,以稻田鱼带动农家乐增收44600余元,带动8户脱贫户增收12600元,还有效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及其他业态发展。目前,芒蚌村通过发展稻田鱼产业,已经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实现稳产增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图 / 五岔路乡党委 许三桃

审核 / 番绍雷

栏目责任编辑 / 韩珊  李焕湘

栏目总编辑 / 陈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芒市先锋
《芒市先锋》由中共芒市委主办,芒市委组织部承办,主要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推送党建和组织工作重要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热点问题评析和先进典型等,让大家从另一个视角了解组织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