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填补空白,服务航天!东华大学 “织”就光明未来!

文摘   2024-10-08 14:54   上海  


      在东华大学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新的热土上,学科建设如同经纬交织的锦绣,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铺就了通往未来的辉煌之路。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东华大学以纺织、材料、设计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绘制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宏伟蓝图。


织梦启航:筑梦学科高峰   



在追求学术卓越的旅途中,学科建设就像架起的一座座桥梁,带领学子通往未来。东华大学致力于构建一流学科体系,筑梦学科高峰,汇聚顶尖力量,不断推动知识创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东华大学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建设统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学科建设的基础性、统筹性、系统性、约束性、主体性,学科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学校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交叉学科十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图源:最佳大学


在U.S. News官网公布的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数据中,学校16个学科上榜,其中4个学科位列全球前50,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实力瞩目。


图源:青塔pro 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同时,学校17个学科上榜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纺织科学与工程居于中国第1名,设计学居于中国第10名;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3个学科上榜,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世界第1名

下一步,学校将以纺织科学与工程为经纬之核,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学科如经纬交织般并驱前行,织就.“一体两翼+引擎”的学科新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纺织、材料、设计等学科如同经纬线上的璀璨明珠,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学校矢志不渝,致力于在2035年前,让这3-5颗明珠在全球学术星空中熠熠生辉,跻身世界一流前列或行列,为建成特色鲜明、经纬交织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经纬交织:打破专业壁垒   



东华大学的学科布局,如同精密编织的经纬线,既注重传统优势的巩固与提升,又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的突破与融合。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学校的A+类学科,成功入选两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并在全球排名中独占鳌头。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学科紧随其后,以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学校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学校坚持理工结合、艺工融合,打破学院、学科、专业边界,深化教学综合改革,2020年9月,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成立,学院的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全国首批获批的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

钱宝钧学院揭牌成立

下设8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产业资源,学校将学科交叉思维深度融入育人环节,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材料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新领域,学校设立8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与中国商飞等多家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为更好地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学校材料学院构建了“六个100%”育人新模式,包括100%本科生进课题组进行科创训练、100%科研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100%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等。同时,学院还与数百家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向学生开放核心部门,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操练场”。


此外,材料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催化”、产学研用“聚合”——近10年,我国纤维行业80%的技术骨干及50%的领军人才都源于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及其交叉融合培养的“熔炉”,还为我国多家千亿级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华美织锦:助力成果转化   



“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石,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稳固地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与累积。而高水平科技创新,则是高质量学科建设的“钢筋铁骨”,它不仅强化了学科结构的稳固性,更是驱动学科向上生长的强劲动力。正如坚固基石奠定高楼之基,实验室中的智慧探索如同精心雕琢的砖石,经由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逐渐累积并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实力量。这些智慧砖石,被巧妙地嵌入到知识体系的高楼大厦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长成为支撑高楼屹立不倒的关键结构。

近年来,东华大学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突出需求导向,积极拓宽将科技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一大批学科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


01

学校将时尚创意与材料、纺织等学科有机整合,围绕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设计主题,创新应用柔性3D打印、发光材料、记忆金属、电致变色、医疗健康等前沿技术,研制出了兼具时尚与智能、科技与文化元素的海派科技旗袍等系列服饰;


02

发明的可展开柔性天线金属网材料经编产品在我国“北斗”“天通一号”等高性能卫星上成功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口径10米以上收发共用星载天线的国家;




03

以学校技术支撑建成的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干喷湿纺碳纤维原丝和千吨级高强/中模碳纤维生产线,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满足了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重点工业领域需求。


04

高性能特种编织技术与装备填补了国内外特种编织装备空白,成功应用于蛟龙号等深海潜航器、某型大洋上移动雷达、981系列钻井平台等,满足了尖端国防和重要民生领域的诸多重大需求


05

学校还提出并建立了“反应纺丝”新原理和新方法,建成了国际上首条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千吨级生产线,产品成功应用于特种防护和紧急救灾、环境保护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力推动了我国高性能纤维的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科研成果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等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嘉奖。同时,部分在轨任务服装已提前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部分地面任务服装已提前全面装备中国航天员大队……


承担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阶段航天员在轨任务服装和地面任务服装全系列装备开发


经纬交织间,东华大学将继续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精神,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在接续奋斗中续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织就更加辉煌的明天!




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办融媒体中心

本文素材来源:东华大学官网/官微

软科官网、青塔pro微信公众号、最佳大学

编辑:刘佳怡

审核:陈利丰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zsxc@dhu.edu.cn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推送东华大学的各类招生宣传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