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人民日报》
以《安徽省合肥市政协
开展“双联双创”——
把“委员作业”写进群众心坎里》为题,
报道合肥市深入探索推进
“双联双创”活动的实践经验。
其中,
选取了蜀山区政协搭建协商议事厅平台,
发挥委员专长,
助力基层治理的案例。
2024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
“老师,在听您的讲座之前,我心中有不少疑惑。但现在我的疑惑已被解开,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这是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新华女性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王文娜在舒城县仁峰实验学校开展“爱相伴 童成长”—关爱女童“花蕊计划”活动后,一名女生在青春期问题咨询卡上写下的暖心话语。
2019年,王文娜发起并实施关爱女童“花蕊计划”,至今已一对一走访200多名留守女童,开展青春期课堂360余场,让5.2万余人次师生受益。
这是合肥市政协近年来探索推进“双联双创”活动的一个生动案例。所谓“双联”,就是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和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双创”,就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委员中开展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带动群众创新创业。
自2018年以来,合肥市政协深入探索推进“双联双创”活动,搭建了委员服务群众、助力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的新阵地、新平台、新渠道,激发履职活力,凝聚智慧力量。
“‘双联双创’活动针对政协委员的专长和特点,精准搭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活动平台,引导我们深入界别群众,服务全局发展,更好在政协舞台上发光发热。”王文娜说。
随着履职实践的丰富发展,合肥市政协探索推进以“政协委员工作室”“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为阵地的“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并将其嵌入“双联双创”活动体系,引导政协委员助推基层治理、助解群众难题。
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的康泉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停车位长期不足,居民意见大、纠纷多。
2023年,由委员牵头、小区居民代表参与的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召开多次协商会议,明确采取分楼治理的措施,实行一车一位,较好地解决了之前困扰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目前,合肥市已通过重组和新建委员工作室,覆盖各级政协委员600多名,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服务、前沿科技咨询、科技助农、送医下乡、扶弱济困等各类活动。此外,积极建设社区协商议事厅,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社区村居有试点,推动解决大量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实现大家的事商量办、公共的事公开办。
“自从种了中蜜1号西瓜,产量和品质大大提升,一亩地增收了2000块钱。这多亏了王委员的技术指导,让我的瓜越种越好。”长丰县杨庙镇陶店村锦鹏家庭农场负责人杨世千乐呵呵地说道。
杨世千口中的“王委员”,是合肥市政协委员、合肥市西甜瓜育种首席专家王浩波。按照合肥市政协“双联双创”要求,王浩波与杨世千结对,对他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出指导意见。
“科技攻坚在实验室,也在田间地头。我要努力把好品种好技术送上门,帮助农民挑上科技‘金扁担’,过上好日子。”王浩波说。近年来,他还牵头成立助农委员工作室,汇聚起一批优秀的农业界别专家委员,打造了“田间大课堂”品牌,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和王浩波一样,合肥市政协各行各业的委员在“双联双创”活动中发挥各自专长,将本职工作与政协履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切实把“委员作业”写进群众心坎里。
“‘双联双创’活动是合肥市政协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载体。”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联系机制、创新联系形式、拓展联系内容,持续推动“双联双创”活动走深走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截至目前,蜀山区共成立了14个政协委员工作室,涵盖农业农村类、文化文史类、科技类,通过政协委员工作室,让更多的政协委员走进群众,更多的群众走进工作室。
“‘双联一进’活动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以政协工作联络组为基础,立足自身优势,广泛开展活动,服务居民群众。”区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立体式的联系网络,全区378名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情民意、民主监督、政策释疑、便民服务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优势,为蜀山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