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县:传承非遗文化 绽放童心梦想

文摘   2025-01-26 21:53   山西  

——偏关县首届“非遗”少儿春晚成功举办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1月24日,偏关县首届“非遗”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在偏关县总工会精彩上演,为全县人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偏关县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群众共同观看了演出。晚会以“金蛇献瑞•‘非遗’童行”为主题,旨在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为核心,展现了偏关少年儿童的风采与担当。特别的是此次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偏关县少儿春晚在历年来的全省春晚内容中也尚属首次。
晚会现场,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舞台布置得简洁大气,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氛围。当晚演出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春启新岁·童采飞扬》《星光璀璨·童艺荟萃》《古韵偏关·童承薪火》和《逐光未来·童心追梦》。晚会在开场舞《福娃闹新春》中拉开序幕。
在《春启新岁·童采飞扬》篇章中,孩子们用欢快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展现了偏关少年儿童在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活力。中国鼓乐《美丽中国》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演奏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节目《欢乐中国年》,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红灯笼和鞭炮,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年的喜庆与热闹。
《星光璀璨·童艺荟萃》篇章中,孩子们展示了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学爷爷奶奶剪窗花》通过展现孩子向爷爷奶奶学习剪窗花的情景,小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让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独唱《魅力老牛湾》,用旋律展现一幅“老牛湾”的壮美迷人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老牛湾周边的实物实景的描写,刻画了老牛湾的神奇秀美景色。
《古韵偏关·童承薪火》篇章是晚会的一大亮点。偏关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晚会通过孩子们的表演,将这些非遗文化呈现在舞台上。节目《偏关剪纸秀》中,偏关“非遗”传承代表上台分别展示了精美的作品,有精美的剪纸,刺绣、还有花馍,他们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向观众介绍其作品及技巧,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其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众多精彩表演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偏关县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二小学的31名孩子所表演的《踢鼓子秧歌》。作为偏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这一节目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孩子们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秧歌服饰,手持彩扇,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轻盈起舞。他们的舞姿灵动而富有韵律,时而轻盈跳跃,时而旋转翻腾,将踢鼓子秧歌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的表演不仅充满了童真与活力,更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了偏关踢鼓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真的没想到,孩子们表演太精彩了,踢鼓子秧歌是我们偏关的传统文化瑰宝,看到孩子们能够将它传承下去,还表演的如此精彩,感到非常特别欣慰。”一旁观看演出的家长及观众们被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并如是说。大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逐光未来·童心追梦》篇章中,孩子们用充满希望和力量的表演合唱《中华少年》,展示出了偏关少年的风采与力量,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朗诵节目《国学璀璨耀新春》中,孩子们饱含激情地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他们的诵读,或激昂、或深沉、或婉转、或动人,一次又一次地诠释了经典诗文在朗诵上的平仄、押韵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晚会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被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最后,歌曲《明天会更好》为这场充满欢乐与梦想的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偏关县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新时代好少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偏关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动,也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责编|赵伟程 审校|付秋杰


联系电话:

0350——3309566

投稿邮箱:

xzxwzx@163.com







(欢迎各位网友点击右下角留言


↓↓↓ 

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黄河新闻网是由省委网信办主管主办,山西省互联网宣传研究中心负责运营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在互联网上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网站整合省内新闻资源,及时发布权威新闻,通畅社情民意。新闻热线:0350—33095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