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元正在建设全国首个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12月25日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元专场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大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介绍。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2022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整市探索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魏大勇说:“我们不断强龙头,推动特色产业全环节提升、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着力打造全链融合“新样板”。加快茶叶、猕猴桃、核桃和油橄榄、肉牛羊、土鸡“五大百亿”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目前,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星级园区10个,建成全省最大的高山露地蔬菜、核桃全链融合基地,猕猴桃、核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72%以上,创建国省休闲农业重点县3个、中国美丽乡村5个。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典范”。坚持“好生态”产出“好产品”,全域推广绿色有机生产,选育培优新品种32个,创建省级以上名优品牌58个,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关土鸡、广元黄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绿色有机已成为广元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最大底气。我们推动“好产品”卖出“好价格”,开展“游大美蜀道·品广元好茶”推介活动,推进优质农产品“广供成都”“广供杭州”,今年在两地销售农产品近20亿元。着力打造合作经营“新标杆”。始终将联农带农作为“引领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广农业园区“企业示范干、大户为骨干、农户跟着干”经营模式。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分工合作、抱团发展,组建产业化联合体31个。建立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吸纳就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高地”。坚持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建立一产业一科研院所、一园区一专家工作站、一乡镇一批剪刀干部、一村一批种养能手“四个一”农技推广体系,建成产业研究院(所)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8个,培育“剪刀干部”316人、种养能手1.1万余人。深化土地托管服务试点,全市托管服务面积达320万亩次。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怀英 管寒冰 汪国义/文 赵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