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底线
文摘
教育
2024-03-15 13:56
浙江
在科技的边界日益扩展之际,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正迅速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近日,科学技术部官网公布的《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标志着国家对于这一领域伦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撰文对此撰文解读,文章发表于2024年3月15日《健康报》第2版“评论·新闻”,部分内容有删改。
科学技术部官网日前公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这是由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编制的一部重要规范,为脑机接口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伦理指导。与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其他科技一样,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不仅涉及技术本身,更关乎伦理与道德等重要议题。因此,在探索脑机接口技术进步时,必须守好科技的伦理底线,以确保其发展符合人类价值和尊严。最初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集中于理解大脑的电信号产生,并通过脑电图记录信号,试图将其转化为可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1973年,美国科学家雅克·维达尔首次提出了“脑机接口”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神经科学和生物工程学的进步,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逐渐成熟。这种技术通过在大脑皮层植入电极阵列来记录神经元活动,并将其转化为指令,实现更高水平的控制精度和信息传输率,使人类能够直接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有望给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脑损伤、瘫痪、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它能够显著优化治疗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这项技术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伦理问题,包括产生加剧社会不平等的风险。脑机接口技术由于高昂成本和复杂性,可能仅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个人或群体,从而扩大现有的社会经济差距。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可能被用于不当目的,如操纵或控制个人行为,引发新的道德和法律争议。因此,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需要密切关注潜在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指导原则来确保技术的正当和公平使用。《指引》明确了在脑机接口研究中必须遵循的6项基本伦理原则。其一,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促进健康和提升福祉,辅助、增强和修复人体功能,确保研究过程中不会对被试造成伤害。其二,尊重被试的权利和尊严,包括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在尚未妥善处理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不贸然应用,最小化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三,要坚持公正和保障公平,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的获取和应用机会公开透明,防止出现受众与非受众之间的偏见和歧视。其四,风险管控和安全保障也至关重要,需要严格规范科研伦理,保障被试的生命安全、隐私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合法权益。其五,应积极公开信息和共享成果,确保研究透明度和质量,在涉及新的或可能存在争议的技术时,广泛听取并考虑利益相关方和公众的意见。其六,在遵守相关规定和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对罕见病开展脑机接口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旨在支持创新并确保规范。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指引》针对不同类型的脑机接口研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独立解释和说明。例如,对于侵入式修复型脑机接口研究,需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益处,并严格遵循医学伦理规范,尽量避免和减少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不良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而在增强型脑机接口研究中,则需要适度应用技术,最小化负面影响,严格控制可能引起成瘾、影响人类正常思维和行为的研究,并避免对人类自主性和判断能力的干扰。此外,动物脑机接口研究也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规范,按照“替代、减少、优化”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动物。为了让公众更加了解和接受脑机接口技术,《指引》还鼓励开展脑机接口相关的科普活动,以促进公众对脑机接口技术的了解和接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其广泛应用与发展。总之,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必须在守好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做到技术发展符合人类价值和尊严,脑机接口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推动科技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夏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全科专业住培基地带教师资,曾获评“北京大学优秀住院医师”、“深圳市优秀住院医师”,在《中国全科医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文字 | 夏瑀、徐志杰
编辑 | 严 明
原创授权请联系653016203@qq.com,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学术交流请联系653016203@qq.com,本平台欢迎青年全科同道为中国全科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青年全科医生希望加入浙江青年全科医生论坛请联系论坛秘书微信号(Xu6530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