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联帮转】11月 UAL x UCL 学术沙龙 |「踏临空寂: 废墟,在场与缺席」嘉宾分享预告

文摘   2024-11-28 20:14   英国  



学术沙龙


        PART 01



「踏临空寂: 

 废墟,

在场与缺席

/嘉宾分享预告  


在钢筋水泥都市的静默角落里,矗立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废墟群。它们如同被遗忘的章节,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失落。“墟”通常指因时间、自然或人为破坏而残留下来的建筑、城市或设施的遗迹。欧洲历史中,废墟画通常含有诞生崇拜意味,在基督教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别于欧洲浪漫主义的废墟观念,艺术史学家巫鸿指出,古代中国对废墟的理解是建立在“取消”(erasure)这个观念之上的。废墟,可能是古老文明的遗址,工业时代的废弃工厂,城市中被遗弃的楼宇,亦或是集体迁移的村落。它们的物理存在喧嚣着:“我们的历史依然在场可辨”;创造者人类的缺席呢喃着:“我们的未来从而何去”?











无论文化与背景,

不同的废墟都引发出人们对历史、时间、

文化遗迹和人类发展的深刻反思。


本次UAL x UCL 11月线下学术沙龙

将探索“废墟”这一独特主题,

从艺术、社会变迁、文化遗产、脆弱性、

时间与空间等多维度切入,

解读废墟之美,

触摸其背后的深意。



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30日 

15:00-17:00 


活动地点:

Cruciform Building, 

Gower Street, London, WC1E 6BT

B4.04-LT2



PART 02



FINANCIALCIT

   嘉宾介绍

及分享预告

左慧敏

稻草人旅行,创始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UCL埃及与中东考古,硕士在读

2001年塔利班运用大量的炸药摧毁了巴米扬东、西两座大佛,这个影像迅速在全世界范围传播,震惊了所有人,这也成为近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破坏事件。这两座高达55米和38米的大佛屹立了一千多年,曾经玄奘都造访过的遗址,从此只在巴米扬山谷的崖壁上留下两个巨大的壁龛,以及大佛炸毁之后无数的碎块。阿富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历史上三次英阿战争,苏联的入侵,以及911之后美军进入,过去200年里,这样的“废墟”在阿富汗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我想探讨的是,从这样的历史悲剧里,我们可以去反思什么?如何站在当地人的角度上去看待和思考他们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基于公共考古的学习和参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国际志愿者项目,我希望分享一些个人经验,以及对于旅游业可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一些看法。


苏俊杰

博士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UCL考古学院访问学者

新书:https://www.amazon.co.uk/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China/dp/1845418638

墟(ruins)的概念会让人联想起“垃圾”或者“遗产”。某项事物如果成为“废墟”,只是处于一个暂定的状态,马上就会面临新的社会行动——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和归类处理,使其成为没有价值的“垃圾”,从而被清理;或者成为“遗产”,从而被保护和传承。这是一个有趣而又复杂的现象,我想谈其中从“废墟”成为“遗产”的过程,即“遗产化”(heritagisation)过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生活加速发展,大量形态的“废墟”被产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被当作‘垃圾’丢弃,而是越来越多地成为了‘遗产’受到保护。这背后的首要动力来自于“遗产”的观念,它使得“我们”得以表达对于过去的怀念、认同、纪念,并得到社会中“他们”的认可。因此,从一个过时的手机,到一处破败的民居,一座衰落的工厂,甚至于一处“灾害”现场,都可以成为“遗产”,从而获得社会名誉并发展创意经济,例如开展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在“遗产化”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遗产都得到了价值认可从而从“垃圾”成为“遗产”,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的“旧城改造”等过程中经常见到由于保护与利用产生的“拆与保”的争夺、“保与用”的争夺。

因此,“垃圾”与“遗产”没有天然的界限,

两者也会不断转换身份,这同样取决于社会对“过去”的不同观念,及其背后的权力话语。



张子实

独立策展人

想探讨在德国著名新浪潮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文德斯”)的电影《柏林苍穹下》(Der Himmel über Berlin,英文名《欲望之翼》)中,他如何利用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以下简称“本雅明”)笔下的史诗诗人“荷马”之一形象,结合“废墟”与“纪念碑”等主题,来发掘历史中尝试通过刻意地建造“废墟”,从而排除其他与自己确立的主流叙述方式相竞争的其他并列叙事,以确立后世在未来尝试对历史的“记忆之场”考古时,发掘并重现唯一被允许的主流集体记忆。

本雅明的荷马形象,在《柏林苍穹下》中想要讲述一个自己如何寻找失落的波茨坦广场的故事;这也是他想要吟诵的主题:以找回当时仍沉浸在纳粹历史噩梦中的

分裂城市柏林的心灵和灵魂。

我们还将通过分析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作品中来自于保罗·策兰(Paul Celan)的灵感,尤其是他的两首诗歌的:《死亡赋格》(Todesfuge)和《托特瑙山》(Todtnauberg),以及结合策兰与海德格尔那次在林中路的世纪会面,来讨论对于美术作品的不可翻译性、

以及个人及个人情感层面的“废墟”。

同时,文德斯对本雅明的依赖,揭示了电影制作者将电影作为记忆艺术的希望,在不对“大屠杀”做任何明显宣示的情况下,《Himmel über Berlin》指出了一条公民纪念的道路,它超越了纪念碑的虔诚性和身份政治等主题,将紧迫感与内在性融合在令人难忘的影像宝库中。





活动安排


本月沙龙活动预计2小时左右,

在发言席嘉宾结束个人分享后

也将预留开放性讨论的时间

给所有讨论席的参会者,

以提出问题或进行发言交流。

本次活动面向校内外公众开放,

期待您的参与!




嘉宾报名通道:


观众报名通道:



海报/王朝

校对/张然

排版/蔡周鸿

OxfordCSSA牛津学联
牛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服务牛津地区广大学生学者,提供丰富即时的活动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