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24年9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同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位于曾是“苦瘠甲天下”的宁夏南部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中卫市海原县,由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中卫市共建,是当地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为中卫市海原县、固原市、吴忠市以及周边甘肃省部分区域提供医疗服务保障,辐射区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医疗服务人口300多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脱贫摘帽群众,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约占三分之二。医院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履行服务保障人民健康使命,为维护增进巩固当地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医疗基础条件差,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据统计,约有300万人口享受不到高水平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每年约18%的患者由于当地诊疗水平有限而转至银川、西安、兰州等大医院诊疗,因交通费、食宿费等原因,导致就医成本大幅增加。同时,因路途遥远使一些可以挽救的急危重症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给老百姓造成了不必要损失,导致很多病患家庭一度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怪圈。“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成为当地政府及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觉履行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主动认领改革任务、承担改革责任,在银川已有院区的基础上,率先跨区域扩容下沉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以“地方政府主建,输出医院主营”方式与海原县合作共建宁南医院。为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升患者医疗服务体验,自治区人民医院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全面推进人员、技术、设备下沉,有效解决了宁南山区群众“看大病、看难病、看重病”的难题,大幅提升区域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当地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为宁南山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12月26日,宁南医院开诊当天,门诊大厅挂号队伍排起长龙
31岁的何勇(化名)自小患有腹痛难忍的怪病,在宁南医院诊断为临床少见的先天性巨结肠,经过临床手术、康复护理,患者彻底痊愈,一家人喜极而泣,类似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宁南医院不断加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并针对当地易发多发病开展技术攻关,填补了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使约80%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就地治疗。截至2023年底,宁南医院完成门急诊量186万余人次、住院13万余人次、手术4.6万台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有效降低患者外转率和死亡率,让“熬”大病、“扛”怪病的农村患者重获健康。不仅如此,宁南医院始终践行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2012年1月就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实行“药房整体托管”和“零差率”销售,共减少患者药品支出4600多万元。同时探索多渠道减免患者就医费用,先后推出“六免两救助”等措施,共减免患者费用4995万元,实行“先治疗后付费”、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等服务,共计为2万余名住院患者减轻了垫资压力。
宁南医院不断加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区域医疗枢纽作用,持续完善对当地的人员培训、学术交流、帮扶共建,带动当地医疗能力整体提升。宁南医院牵头成立“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海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立起与苋麻村卫生室等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交流、对口帮扶机制,先后选派44余批次专家在共同体内开展诊疗和培训,支援各类检查检验设备,推动海原县人民医院开展数十项新业务。免费为宁南地区31所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医护人员708人次,组织优势学科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查房、手术示教、临床带教等技术指导160余次。通过帮、带、教的形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宁南医院还积极实施“中国门静脉高压出血风险筛查和管理项目”等普惠性医疗健康惠民项目,医务人员数十年如一日送医送药送健康,进村入户送关爱。宁南医院目前不仅是当地的危重患者救治中心,还是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逐步探索形成了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的“宁南样板”。
13年来,宁南医院凝聚了3000余名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凝聚着当地各族群众的支持信任,形成了卫生健康领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宁南模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南医院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更加专业、更加精湛的医疗服务扎根山区,续写保障各族群众健康、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