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中国都独一份的阜平方言

民生   历史   2024-09-29 12:05   河北  

本问3300余字,可点击上方 🎧 可直接听。

 用 🎧 朗读,特别有意思。
首先我们要认同一点,方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阜平的方言如果仔细听,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其中五区话和六区话其实是有区别的,这个我还真听不出来。
我们先来一段阜平话写的现代诗,看看大家能看懂不。用阜平话念,不会念的不是阜平人。
标题鼓秋鼓秋……
要是生活糊能涝你,
报念轻儿;
嫑咋呼;
报曲抽;
嘟囔;
报奢列招个脸子。
你奏给那儿嘛趴找,
起来,
一直往前古球。
像毛毛虫一样儿,
古球!古球!
一直古球!
总有一天,
你会变成,
有翅膀哩扑楞蛾子。
到时回儿一登儿愣翅膀,
想自么飞哎奏自么飞。

不知道读者能不能看懂或者听懂。



再来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全体干部群众在大操场里开大会,会议结束后人们沿着北街往下走,人很多,一辆墨绿色的甲壳虫车从城厢岗沿着北街在人群中慢慢挪动,往东走。当时的人们都没见过这样的车,又小又可爱。人们纷纷上前抚摸车,并议论:

“哎呀,摘个王八盖车真不赖。
“嗯,斗是,斗是”
“摘样的车肯定压不着人儿,也创不死人儿,这么轻。”
“哎呀,窄车真déi。肯定可贵哩。”
“哎呀~~~~~我里脚………压我脚兰。”

据说,被压脚的同志到西门的中医院拍了个片,确实一个脚指头的骨头断了。


据过来人讲,当时县城里的人们说话很少使用成语和名词。你要是说个成语,比如:"哎呀,这雹子大哩,一片狼藉!"或者把吉普车叫做“越野车”,你肯定遭到众人围观,在别人的眼神中,你自己都觉得臊蔫蔫的。
阜平方言划分大体如下(并不绝对)

图中绿色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阜平县城本地方言,我们暂且就这样叫“阜平县城方言”。为什么阜平地名有五区、六区的说法?其他几区指哪里?

阜平历史上曾归属曲阳和行唐,阜平的一小部分曾经属于山西,山西的一部分也曾属阜平。阜平话属于北方方言,语音大体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受地域、交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语言又有许多复杂的现象,如:
  • 平阳、北庄、台峪东与曲阳、唐县接壤,居民发音仿同于曲阳、唐县话;
  • 东城铺、北果园、城南庄南与行唐相邻,部分居民仿同于行唐话;
  • 城南庄、岔河、下庄西南与灵寿毗连,居民发音仿同于灵寿话;
  • 下庄、龙泉关、寿长寺、吴王口、段庄等西和西北与山西繁峙、五台、灵邱等相连,这里的人说话都有山西口音。

阜平境内使用范围最广、最能体现阜平方言特点的乃是
阜平县城方言
阜平县城方言的主要特色是:发音中没有前鼻韵母 en 也就是汉语拼音里的 in en 一律读做 ing eng 比如人民应该是ren min 却读成reng ming。
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是县城的特色,但也有分清的,比如平阳和台峪两个乡镇就天然的可以分清楚。另外,部分地区 en 和 in 的发音区分不清。
比如:开门,阜平人读作kāi méng;洗脸盆读作 liǎn péng;还有些词语并不是读错了,比如泉水,阜平人读作cuán shuǐ。纤维读作 qiān  wéi
我们觉得好像诗读错了音,但有老人真的这样念的。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没有”的读音
全国独一份,读作 mǎ  ma

例如:

甲:你吃饭了吗?
乙:马()哩。(没有吃)
我们再看一个最近的视频,注意听我右边的这位老大姐的口音和关键词“🐎”。


有一个字是这样的:
这个字常在港台剧上看到,在字典上念 mǎo ,意思是没有的意思。这个字在北方一般念作mú mǎo mào mao me bǒ mè也就这几种读音,但确实没有mǎ的读音。
小编翻遍了字典,也没有找到汉字中对应的字。全国独一份应该是无可争议的。
莫非阜平的ma是从南方传过来的?


另外一个比较用的多,但不常见的就是“嫑”这个字,看上下结构的字的组成也能猜个准,嫑就是不要的意思,在阜平用的最多。我相信你随便到阜平的大街上拍个阜平人对话,就会有这个字。
例如:
你发现两个阜平人吵架,你上前说:你们干吗吵架啊?好好说话,嫑闹蓝,都是一个村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哩,有什么意思昂?

嫑:biào 阜平读四声,全国好多地方有这个说法,但官方读音是二声


补充点有特色的发音。
阜平人民经常把“家”字念成“哇”“啊”。
比如,可以看海鸥的倪家洼村,当地人叫倪家洼叫“黏哇里”。
把县城的“赵家沟”叫“赵哇沟”。
黑崖沟读作 黑nié沟。
史家寨的凹里村读作  wā 里村。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六区话,也就是东下关和龙泉关一带,也是挺有特色的,动不动都圪 (gē )。
比如:团起来的东西叫圪团团;缠起来的线球叫圪弹弹;细点的毛毛叫圪毛毛;土豆或萝卜擦成丝叫圪丝丝。
我们已经专门写了文,大家可以看:独具魅力的阜平六区方言——教你说一口流利的六区话!
有意思的是很多六区人说五区人是老西。

那,阜平为什么那多种方言呢?
阜平的方言很杂小编认为因为多种原因造成
阜平建制沿革
阜平在周代之前是冀州的地方,周代是并州的地方,春秋为奚子国(或鲜虞国)之地,战国时为东垣,到秦时废封建,置郡县,阜平成为南行唐的地方,属巨鹿郡。西汉时为南行唐、上曲阳二县地,属冀州常山郡。东汉时,是中山国的地方,魏晋时照旧不变,到隋代仍为行唐、曲阳二县地,属恒山郡。唐属镇州。
 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以行唐县西北境置北砦(寨)含阜平县城一带,属真定府。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又析行唐二乡划归北寨,今县东部仍为曲阳县地。金初改北寨为北镇,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以北镇并析曲阳县西北境始置阜平县(治北镇即今县城),属真定府。
元初属恒州,后更属真定路;明改隶真定府。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阜平县废,以县治东五社并入曲阳县,以西五社并人行唐县。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复置阜平县,仍属真定府(此时县寄治于县东五十里之王快镇,即今县东王快水库淹没区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阜平县仍属之。
民国二年(191 3年)改属直隶省范阳道,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名为保定道,阜平县仍属之,十七年(1928年)道废,阜平县始属于河北省(是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一督察区。

简单来说:阜平的“疆土”主要来自于曲阳和行唐,因防御需要而建,又因战争而废,又得益于康熙皇帝而复建。地理位置处在一个关键的地方,阜平和涞源(原名:广昌县)、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县,山西的五台县、繁峙县、灵丘县都是邻县。这里正是不同方言人群交汇的地方。
和经济教育有关
所有语言都始终处在变化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音也会发生变化。谁都没有听过几百年前中国人是怎么发音的,史料上记载的发音和社会上使用的发音可能差距很大。
阜平的经济并不发达,教育也相对滞后,人才都外流了,所以普通话的使用并不具有普遍性。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口集中,为了便于交流便会自发的统一起发音,普通话发音自然是首选。
人们在阜平县城的集中度不高,人际之间交流成本并不是很高,所以发音各自保持了自己的特色。随着阜平的经济持续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小编相信县城居民的发音会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普通话是人为定义的
以下是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发音的不同之处
根据台湾《国语一字多音审定表》及大陆《普通话四读词审音表释例》,两岸的字音有许多差异。以“期”字为例,台湾地区念 2 声,大陆地区念 1 声。二者在读音上的取舍显示,台湾地区较重视字音的渊源,音多来自北京书音。而大陆地区重视字音通俗化,偏重北京普罗大众的口音。


人家香港台湾的电视台发音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的
普通话是北京话吗?
不是。
普通话由于确立时代较晚,与北京人方言的偏离尚不明显,但苗头也已开始出现。许多北京人会把 wa、wan、wen 的音节发成 va、van、ven,还有人把 j、q、x发成 z、c、s,把s发成类似英语 th 的读音。这些新出现的音变均未被普通话采纳。
现代普通话发音是上世纪50年代定下来的,源自于河北话。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有关专家学者曾来到河北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火斗山等地进行语言调查活动。

面积3000平方公里的小县城滦平作为“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为我国普通话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语言标本。
当地文史专家认为,滦平方言之所以与标准普通话如此接近,与滦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迁民历史密切相关。
明朝初年,北方边境面对着蒙古造成的巨大压力,朝廷实行塞外边民强制迁入长城内的空边政策,结果滦平地区在之后约 200 年时间里一直是无人区,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真正得到开发。早期来滦平的移民以王公大臣和八旗军人为主,通行北京官话,因此该地方言形成过程中既无土著语言的传承,又少受到北京土语的影响,语音比较纯正。
当年要是来阜平来采集标准发音,那可就笑了。
最后我们领略下阜平普通话的魅力吧,大家请看配音秀。


阜平家门口
快速传递关于阜平的消息,娱乐、方便大阜平人民,做阜平最服务民生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