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生态之城 逐绿前行

政务   2025-01-24 10:07   青海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4%,蓝天常驻成为现实;
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确保了碧水长流;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守护了净土常在……
2024年,海东市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原则,以更高标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全力整改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持续稳定向好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为打造美丽的生态环境,海东市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治理策略。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以“五源齐控”为核心,加强了对建筑工地、柴油货车、垃圾秸秆焚烧等的监管力度,投入专项资金,实施智慧化、精准化管理项目,推进铁合金行业深度治理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2.4%,PM2.5浓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蓝天常驻成为现实。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海东市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完成了644个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整治率高达94.5%,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同时,划定了100处乡镇村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完成了多项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效补齐了短板,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了100%,确保了碧水长流。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海东市强化了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动态更新了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清单,加强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并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同时,提升垃圾填埋设施市场化规范化运行水平,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此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效防范了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守护了净土常在。
针对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海东市全力推动整改工作。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点,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省级例行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截至目前,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228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同时,完成了12座退出类电站的拆除和22座整改类电站的整改工作,整改了924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中的297处。
海东市多个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已建成投运,每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9万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2项55条整改措施中,已完成11项44条,其他各项整改任务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海东市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落实省级能效清单目录,去年以来,实施了10个减排项目,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提高环评审批和监管能力,完成了75个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此外,加快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推进“一证式”执法监管,办理了排污许可证213家,并完成了多家排污单位年度执行报告及许可证的质量核查整改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海东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海东市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精细化管理,对24个国、省、市控地表水断面等开展常态化监测。同时,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执法队伍装备和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协作,受理12345热线转办及“微信举报平台”环境信访案件118件,办结率达100%。

来   源:海东日报

责   编:杨   昕



海东之声
海东市委网信办网络舆情、网络安全事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2-861619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