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商禾企】时速450公里!七丰精工参与新一代“复兴号”研制

文摘   2024-12-20 17:26   浙江  

点击蓝字

2024

关注我们



时速350公里!飞驰的“复兴号”是中国制造的骄傲,也是世界高铁运营速度的标杆。

但鲜有人知道,这趟世界最快列车上的制动盘、齿轮箱、车钩、座托等重要零部件,来自海盐一家企业——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挑战还在继续。跟随新一代“复兴号”动车组研制进程,七丰精工参与了相关紧固件的研发生产工作。这款新型动车组测试时速高达450公里,七丰精工正紧跟“中国速度”!

七丰精工,是一家集中高端紧固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嘉兴市第一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业,七丰精工先后获得嘉兴市市长质量奖、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今年1至10月,七丰精工实现产值约1.3亿元,销售额约1.4亿元。

七丰精工成立于2001年,以外销业务起家,产品主要为定制化非标紧固件,能生产国标(GB)、航空标准(HB)、美标(ANSI)等高品质紧固件。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陆续开拓国内轨道交通、铁路机车、航空航天等中高端市场,境内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走进七丰精工的技术中心实验室,可以看到该公司技术部部长陈勤飞正站在螺纹综合分析仪旁专心做着实验。作为企业“复兴号”相关紧固件研发团队负责人,他讲起十年铸“件”的不易与坚守。

“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制动盘螺栓。”只见陈勤飞拿着的这枚螺栓10多厘米长,“戴”着螺栓帽,体积不大,却跟着制动盘安装在“复兴号”每一节车轮上,是刹车制动不可或缺的零部件。

“我们最早的研发开始于2014年。”陈勤飞介绍,当时公司积极拓展国内高端紧固件市场,积累了几年经验,在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与中国中车下属企业达成合作后,他带领10人左右的攻坚小组,潜心投入“复兴号”相关紧固件的研发中。

在此之前,这些关键零部件大多需要进口。对于这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科研队伍来说,从选材到打样,全部得靠自力更生、摸石过河。

“最艰苦的数头两年,从研发样品到试装阶段。”陈勤飞说,像原材料选用,他们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定含钨、含镍合金钢,它能耐受500°的高温和零下50°的低温。

材料选定后,列车高速运行的安全如何保障?提升产品性能是重中之重。于是,陈勤飞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做实验。像热处理加工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每次样品出来后,都要放在机器上做实验,每调整一次参数就是250万次的高频疲劳试验和8小时的等待。实验结果有时深夜出、有时凌晨出,但团队成员总会第一时间记录数据、调整参数,直至得到最优解——疲劳强度提升30%以上。

“当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就是希望能为中国高铁零部件的国产化贡献一份心力。”陈勤飞语气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奋斗,七丰精工研发生产的齿轮传动系统紧固件、车钩缓冲装置零件、250公里级和350公里级高铁动车组制动盘紧固件等产品通过装车考核,并成功在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应用。

10年来,七丰精工在高铁领域研发生产的紧固件从试装成功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如今批量生产,实现了国产化。

在七丰精工展陈室墙上,“七心引航、岁和年丰、精业笃行、厚德善工”的标语格外显眼。这是企业的精气神,也是企业20多年发展的真实写照。

海盐是全国三大紧固件制造基地之一,素有“铁海盐”之称。2001年,七丰精工创立时,背靠产业集聚的优势,产品主要靠外销。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七丰精工意识到,生产普通紧固件,依靠单一外贸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差。要发展壮大,还得拥有核心竞争力。

“随后,公司迅速调整发展战略。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陆续拓展国内轨道交通、铁路机车、航空航天等中高端市场,研发生产高强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非标准紧固件;另一方面逐渐提升国内收入占比,打通国内、国外市场双循环,目前公司销售额国内市场占一半以上。”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大胜说。

为提升科研实力,公司的科研团队已壮大至30余人,并与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进修及专项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比如,与上海大学合作成功研制16.8级超高强度螺栓紧固件,满足航空航天及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开展高强度紧固件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研究,提升产品质量;引入浙江工业大学博士教授团队,成立七丰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与秦山核电共同立项开展关键紧固件科研攻关。

“我们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攻关,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具备为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扣件等高端紧固件进行配套生产的资质,现拥有各项专利36项,参与起草《方头长圆柱端紧定螺钉》《500MPa级高速铁路螺旋道钉》等11项紧固件行业国家和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蔡大胜介绍。

七丰精工还紧抓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契机,以制造力提升产品力。近三年,七丰精工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改进设备和工艺,整体设备能耗降低55.8%,产品生产效率提升114.3%,今年获评浙江省“绿色低碳工厂”。

2019年,七丰精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进军资本市场。2022年4月,七丰精工成为嘉兴市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上市企业。

“作为北交所紧固件第一股,我们借此进一步打开知名度,打响七丰精工品牌。”蔡大胜说,公司现已成功入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核集团、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众多央企的合格供应商;并积极开拓中东、北美等国外新兴市场,多元提升营收增长点。

目前,在厂区西侧,七丰精工增加投资2亿元的新项目——年产1580万件高端精密零部件技改项目正加快建设,新增用地33亩,建造厂房5万平方米。

未来,我们将引入新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程度,优化厂区车间布置和工艺布局,提升生产线的竞争力,项目预计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七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跃忠表示。


嘉兴市工商业联合会

“民营经济人士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张烨蕾    审核:俞程丽    监制:鞠  峰


嘉兴市工商业联合会
嘉兴市工商业联合会(嘉兴市总商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