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教授从瘀论治顽固性失眠

健康   2024-12-17 10:15   辽宁  

01

倪海厦全部课程

02

所有常见病中医治疗大全

03

中医专题集中学习

04

中医学习书籍在线阅


李军教授从瘀论治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经验


失眠,祖国医学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临床医学认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睡眠障碍每周至少3次,持续1个月以上,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多迁延日久、反复难愈,关键在于人身之正气不足和(或)里气不和,体质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像患者的身心健康。

1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总病机是阳不交阴。中医认为虚、痰、火、瘀、热及五脏皆有不寐,且多见于肝肾亏虚,心肾不交,火不归原或水不济火,心火独亢引起火热上扰心神。李军教授指出失眠症发病的原因很复杂,应分型分期辨证论治。初期以实证多见,常见病因有肝郁化火、痰热内绕、心火炽盛等。长期顽固性不寐,临床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常以瘀血内阻,应用血府逐瘀汤变通化裁,加镇静安神之品以清心定志,再据病情辨证论治,酌情配伍活血养血之方,或醒脾运脾之品以化浊截痰,或用疏肝解郁对证下药。

2辨证施治:

导师李军教授基于以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强调治疗失眠宜补虚泻实、安神定志为主,顽固性失眠,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依据古训“顽疾多痰血瘀”,李军教授认为长期失眠患者多为肝郁痰瘀证,可以从瘀而论,药用桃仁5~10g,红花6~10g,川芎5~9g,当归10~15g,赤芍10~15g,熟地15~20g为基础方以活血化瘀,柴胡、枳壳、郁金等理气疏肝,再结合中医的不同证候表现,具体辨证分为以下四型。


2.1肝胆郁热,痰瘀扰神型:本证多因情志所伤,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则神不安而不寐;少阳失其冲和之气,则疏泄失职,影响脾胃运化,痰湿内生。主要表现为不寐多梦,两胁刺痛,彻夜不眠,急躁易怒,目赤耳鸣,眩晕,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治宜镇心安神,清肝泻火。在上述基础方上酌情与柴胡疏肝汤化裁。

2.2心火内炽,痰扰心神型:本证痰浊阻遏心窍,心神被蒙痰火扰心,多由于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久而化火,煎熬津液成痰,痰火上扰心神;或外感热病,邪热内陷,灼液成痰,痰火扰心,心血暗耗,阴津内亏,助动心火,而烦燥不寐《不居集》里说:“心经因使心费神,曲运神机,心血被耗,心气必亏,心包之火逆甚,则心神必不宁而荡散,心烦壮热,不寐怔.....”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痰热,和中安神。在上述基础方酌情与黄连温胆汤加减。

2.3心肾不交,瘀阻心神型:本证多因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所致,心火过往,肾水无力监制,或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导致水火不能交泰,心火独亢于上,心神扰动。肾阴亏损,心血失荣,肾阳虚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致心脉阻络不能荣养心神。主要症状有心烦不寐,人睡困难,多梦,怔忡,心悸,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暗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神。在上述基础方酌情与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2.4心脾两虛,痰瘀互结型:本证多因素体亏虚或劳倦太过则伤脾,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不寐。脾气运化失司又可致水谷、津液失运则生痰聚湿阻滞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痰浊上蒙心窍。主要表现为不易人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耳眩,四肢倦态,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本证虚实夹杂,经久不愈,治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在上述基础方酌情与归脾汤加减。

3病案举例:



4讨论:

失眠居各种神经官能症的首位,达69.49%。其主要特点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患者不仅有失眠,还伴随头昏、头痛,及记忆力减退等大脑功能紊乱的症状,长期顽固性失眠可出现内分泌、消化循环、代谢,及生殖系统等功能的失调。但迄今还未找到治疗失眠的特效药物,西医治疗失眠症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临床首选服用巴比妥、安定类安眠药,该种药物虽催眠速度较快,但有相当大的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呼吸抑制、乏力、嗜睡、疗效短暂性、耐药性、依赖性等危害,且需不断加大剂量,停药即复发,因此,从中医药研究探索治疗失眠的有效治疗方案,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中药在失眠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李军教授认为实证失眠以瘀为最多见。治疗时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和活血化瘀的应用。因此对顽固性失眠,血行不畅者投以此方每多卓效。

大医至简倪海厦
学习中医,宏扬中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