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碳足迹,通常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得越多,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
碳足迹计算的是一件产品从原料开采、加工、制造、使用、再利用到废物处理处置整个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摸清生产端“碳家底”,有利于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碳减排,帮助人们养成低碳消费习惯。
——摘自《时事报告》2024年第10期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有60年到70年的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难度和力度都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四年多来,我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双碳”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10月3日,安徽省淮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新能源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生产企业车间,工人们在赶制订单产品。位于淮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能源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铝热传输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现已成为法国、日本、德国、美国、韩国等世界知名汽车系统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新能源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中新社发 李鑫/摄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府正在尝试将碳足迹管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其中产品碳足迹应用最为广泛。加快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此后,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标志着碳足迹管理正式进入国家“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战略政策体系。
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分阶段明确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2024年7月,《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国家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发布,绍兴市纺织产业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列入了综合试点重点任务。
浙江当地专门组建了纺织产业“碳足迹标识”认证技术联盟,同时引入国内和国际的认证机构,共同进行核算方法以及标准的制定。
经过多方努力,绍兴先后发布了化纤面料、棉面料和丝绸面料等系列碳足迹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还基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要求,打造了纺织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流程、全周期、全覆盖的碳足迹核算。
有了这样一份清晰的产品全流程的碳足迹数据,企业就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在哪个环节可以进一步节能降碳,倒逼企业自身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做出相应改变。
这样做,一方面引导企业和产业实现节能减排,获得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帮助企业主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占得先机。
比如,当前欧盟的碳关税已涵盖电力、水泥、钢铁等高能耗行业,预计2026年将正式扩展到纺织等产业。届时,将对国内的纺织业出口造成一定冲击,降碳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不少企业正迫切需要提升环保和能效管理水平,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未来仍需要系统推进,应加强统筹协调和多元共建,加强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协同创新,形成推广碳足迹管理的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