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热爱保健养生的老人早晨用餐后,常常聚集在“长者之家”不远处的高速桥下练太极拳。
朱忠民说,桥下是一处休闲娱乐广场,村党支部经常在这里开展老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赶上县里文化部门“送戏下乡”,就更热闹了。
李鹏程对于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互助养老新模式很是认可,“既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难题,打通了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又激发了群众互助互爱互帮的热情,凝聚了人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攸县农村,能人主导、社会资助、乡贤引领、抱团取暖的互助养老模式逐步成型,老人们的生活愈发有滋有味。
推行“五化”标准
让城区老人获得贴心服务
座落于攸县谭桥街道流和社区的康泰养老中心,依山而建,空气清新。
86岁的朱桂英2018年就入住了康泰养老中心,她笑容满面地说,“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房间布置得温馨整洁,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每天过得很开心,这里就是我的家!”
朱桂英老人脊椎动过手术,在中心医疗护理人员的照料下,她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还经常和老朋友一起做经络养生操。
颐宁园中央大厨房由攸县颐宁园老年公寓承接运营,在攸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标准化打造了一个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的长者餐厅,集中就餐的老人每餐10元,需上门送餐的老人每餐12元,普通市民则按每餐15元收费。
负责人刘春花说,长者餐厅的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整体味道清淡不油腻,便于消化。“我们还安排一位医生在餐厅给老人做一些简单的体检,给老人一些建议,告诉他们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老年人非常认可。”
中央大厨房不仅建立了“全职+兼职+志愿者+义工”相结合的送餐队伍,为四个街道提供送餐服务,还将助餐送餐配餐服务与针对独居、空巢、残疾等特殊群体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让老人享受多元化的贴心服务。
探索“四融四强”
让殡葬改革精准切合民意
殡葬改革,涉及民风民俗和传统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让老百姓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彻底转变不是件容易的事。”李鹏程认为,推进殡葬改革必须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改起。
过去,攸县农村存在丧葬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社会影响不好,群众负担加重。
2020年,攸县启动新一轮殡葬改革,定下了目标:实现县域内殡葬费用整体下降30%以上,农村单次丧葬治理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至“十四五”末,实现全县火化率100%,节地生态安葬率55%以上,各乡镇(街道)建设至少1处农村公益性公墓。
新一轮改革初期,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3万多名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签订了推动殡葬改革承诺书,承诺身后实行“遗体火化,丧事简办”。
网岭镇武仓村老村支书罗玉奇还带头把自己家里置办的棺材卖掉,带动村里其他几位老党员主动把自己的棺材卖掉。
“这位老支书的行为真是了不起!”李鹏程表示,这说明殡葬改革得到了基层干部认同,“我们要继续推行,赢得百姓的信任,获得老百姓的认可,让改革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一年,攸县大力推行惠民政策,亡者家属可凭火化证明领取1000元补贴,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县财政全额补贴1800元。
同步实施殡葬服务降费专项整治后,县殡仪馆所有殡仪服务项目、公墓价格整体降费30%以上。此外,遗体火化后选择在合法公墓内节地安葬每例奖励1000元,不占地(撒骨灰)的奖励5000元。
紧接着,攸县县委县政府又在石羊塘镇全域、其他乡镇各选取一个村的方式试点,以“三个三”(遗体3小时内火化、骨灰3天内安葬、丧事3万元以内办好)等殡葬改革措施,破除丧葬陋习,弘扬文明乡风。
“我们村过去办丧事至少需要花费8万,实行‘三个三’后,全村老百姓一年能节省丧葬开销150多万元。”新市镇大头村支部书记吕湘武说,殡葬改革破冰的关键是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村民们看在眼里,心里有触动,才有可能落实到行动。
大头村村民王新恒感触很深,在自己76岁这年,他写下了《归者的箴言》,约定自己的身后事全过程不设灵堂、不戴孝,免花圈、锣鼓、道士、酒席,发动自己家族成员践行“遗体火化,丧事简办”。
去年,攸县又把殡葬改革融入党的建设、强化思想引领,融入乡村振兴、强化目标同向,融入日常生活、强化群众主体,融入民政工作、强化系统发力。各村根据不同村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从制度层面规范婚丧喜庆等事宜。
村里的老党员、老支书、老教师等组成“五老宣讲团”宣传殡改政策,发挥村老龄工作者协会和红白喜事理事会作用,对即将离世者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通知村组干部开展临终关怀,主动上门动员火化,全程介入推动丧事简办。
渐渐地,殡葬改革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拥护,成为攸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重要内容,纳入“门前三小”创新基层治理重要课题,各家各户都有了《殡葬改革顺口溜》《殡葬改革七问七答》等口袋书。
3年多时间,攸县殡葬改革成效明显。全县遗体火化率提升近14个百分点,单次丧事费用绝大部分从12-15万元下降至3-6万元,有的甚至更低;绿色安葬渐成常态,火化后绝大部分采用少占地或不占地的方式安葬,仅撒骨灰累计达177例,是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的177倍;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至今,按照“三不”“三不改变”“三园”理念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2处。
李鹏程说,攸县在民政民生方面准备花三到五年时间,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力争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努力使农村文明程度、乡风村貌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