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泗阳人对宿迁的归属感

文摘   2024-11-03 08:09   江苏  

在区域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城市归属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宿迁这座年轻的地级市而言,建市 20 多年来,其下辖的泗阳县民众对宿迁的归属感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这不仅关系到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协同与稳定。

一、文化差异对归属感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冲突

宿迁市成立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文化融合问题。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迁市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类型。沭阳属于淮海文化,这种文化与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地相近,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宿迁市区则属于中原文化,和睢宁、邳州、铜山等地文化联系紧密。泗阳的文化属性是淮扬文化,与淮阴、涟水等地在文化内涵上更为接近。而泗洪则是江淮文化,和盱眙、安徽泗县在文化层面有诸多相通之处。这种多元文化在一个地级市中并存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在外地,当被问及是哪里人时,沭阳、泗阳、泗洪人大多不会回答自己是宿迁人,而是强调自己所在的县区。这表明在他们的自我认知中,对原本所属文化区域的认同感远高于对宿迁这个新行政区域所代表的整体文化概念。

(二)方言与饮食习惯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方言和饮食习惯上。四种不同的方言和饮食习惯在一个城市中同时存在,使得区域间的交流和融合存在一定障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方言代表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泗阳人与宿迁其他地区人民在情感上的深入交流。而饮食习惯的差异更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对整个区域的认同感。例如,泗阳人习惯的饮食口味和风格与淮扬地区相似,与宿迁市区的饮食文化可能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在生活中难以形成基于共同饮食文化的归属感。

二、行政区域认同感的缺失

(一)地理距离与城市吸引力

泗阳到淮安的驾车距离仅 40 分钟左右,而去宿迁则需要近一个小时。这种地理距离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泗阳人对城市的选择。在日常休闲购物方面,泗阳人多数会选择去淮安的新亚、万达等大型商场,除非是工作原因或者有亲属在宿迁,才会前往宿迁市区。这表明在商业消费领域,泗阳人更倾向于淮安所提供的更丰富的资源和更便利的条件,而宿迁市区在这方面对泗阳人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二)医疗资源的影响

医疗资源的分布和质量也对泗阳人的区域认同感产生了重要影响。泗阳目前以民营医院为主,医疗水平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有经济条件的泗阳人在就医时更愿意选择淮安的医疗机构。这一现象反映出泗阳人在医疗这一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领域对宿迁的依赖程度较低,反而与淮安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从历史角度看,泗阳在清代属淮安府,这种历史渊源使得泗阳人在心理上对淮安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情感在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选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归属感问题

(一)政策扶持下的资源集聚

地级宿迁市成立后,为了建设中心城市,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在这一过程中,县级资源通过行政手段迅速向宿迁市区集聚。这种资源集聚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宿迁市区的发展,但对下辖各县却产生了不利影响。宿迁官方提出的 “马车虽小,可以下乡吃吃草” 这一说法,形象地反映了市区对属县资源的汲取。对于泗阳而言,这种资源的流失对其自身发展造成了阻碍,也使得泗阳人对宿迁的归属感大打折扣。

(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与掠夺式发展

宿迁市在成立初期底子薄,在带动周边县区发展方面作用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 “抽水机” 效应,对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例如,为了壮大宿迁市区,将泗阳县最富庶的西南五镇仓集、洋河、中扬、屠园、郑楼划入市区。这一举措虽然使宿迁市区增加了洋河酒厂和彭雪枫两张名片,实现了从内地城市到环洪泽湖城市的转变,但却严重损害了泗阳的利益。洋河酒厂原本是泗阳的重要财政来源,划转后对泗阳财政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东工业园区也有洋河酒厂相关产业,但主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税收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掠夺式的发展方式让泗阳人对宿迁的发展战略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宿迁的归属感。

四、行政待遇差异对归属感的冲击

(一)工资福利与消费水平的落差

在行政体制方面,宿迁建市后,行政待遇按照市级标准执行,但这却导致了三个县与市区之间的差距。泗阳的工资福利待遇明显下降,与宿迁市区相比,同样级别工资低近 1000 元,五险一金也低一个层次,然而消费水平却相差不大。这种经济上的落差使得泗阳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公平,降低了他们对宿迁的认同感。与淮安相比,宿迁和淮安的事业单位工资待遇都比泗阳行政编制待遇要好,这进一步加剧了泗阳人在行政待遇方面的不满情绪。

(二)领导配备与资源配置的失衡

在领导配备问题上,仇和曾任职沭阳县委书记,后任职宿迁市委书记,在市级领导配备上多以沭阳官员为主,这种情况发展至今,使得市县领导班子成员中多数是沭阳籍官员。这种政治生态的形成,让其他县区在官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在权力分配体制下,泗阳所获得的资源配置也明显处于劣势。虽然近年来泗阳的绿化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方面却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区。这种在行政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让泗阳人对宿迁的归属感受到了严重冲击。

综上所述,泗阳人对宿迁归属感的缺乏是由文化差异、行政区域认同感不足、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行政待遇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增强泗阳人对宿迁的归属感,需要从文化融合、资源均衡分配、改善行政待遇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让泗阳人真正从心理上认同宿迁这个大家庭,实现区域内的和谐共生与共同繁荣。否则,泗阳人眼中的宿迁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市区概念,而无法形成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

写作用典1
申论批改!!!文章代写:讲话稿、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读后感、主持词、申请书、申论批改等等。+v:cxjdh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