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孩子最深的绝望, 不是经济贫困,而是心理贫瘠 还记得去年轰动全国的现实版“农夫与蛇”事件吗? 起因是有一位致力于儿童慈善的博主@霍达 在网上看到航航要饭的视频,于是决定帮助航航。 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却朝着魔幻的方向狂飙。 航航有一个好吃懒做的父亲,年幼的他非但没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得到父母亲的庇佑和爱护,反而成为了父亲骗吃骗喝的工具人。 同意航航来到霍达团队接受帮助,也只是因为航航父亲看中了博主的钱,想找机会让航航骗钱,并非真心为了航航好。 如果说图谋不轨是成年人的坏,那么接下来发生的种种,让人不禁思考,难道世界上真有天生的坏种? 航航满身恶习,满口污言秽语,虐待小动物,偷13万的手镯,耍心机,在明知自己有传染病的情况下还朝霍达饭菜吐口水。 他的所有行为都不符合人们对一个天真孩童的认知,尤其是报假警事件,背刺恩人,令网友愤怒,令霍达寒心…… 面对警方的询问,航航扮可怜、恶人先告状,说自己不认识霍达,当初根本不想离开家,是博主团队强行将他带走,并且表示自己一直遭受团队虐待,被殴打、折磨,不给饭吃。 如果不是霍达团队每次都会保留救济者的大量视频资料,还原事情来龙去脉,霍达或许就要被舆论的口水淹死,毕竟,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会更愿意相信孩子的话。 然而,一场“白眼狼”颠倒黑白,救人者自证清白的事件并未就此结束,众人的非议声和探讨声漫天飞扬,为了降低影响,霍达决定暂停对航航的更新。 直到今年4月末,霍达媒体账号上重新出现航航身影。 了解后得知,霍达并未放弃航航,而是对他进行了长达160多天的陪伴和教育,重塑其行为习惯和价值观,重拾属于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和善良。 视频中的航航,比初见时胖了些,身着白衬衫,头发干净整洁,眼神澄清,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看着由内到外改变后的航航,网友的评论一语道破真相: “原来被爱,真的会让人长出新的血肉。” 李玫瑾教授说: “缺爱的心灵就像沙漠,心理贫困比经济贫穷,更令孩子绝望。”
航航最大的不幸,并非他出身贫困家庭,而是父亲的“黑能量”一点点毁掉航航,从小经受情感忽视的航航,身处无声的家庭暴力而不自知。 同时航航又是幸运的,霍达为航航心灵注入的爱,消灭了航航身上的恶,教育的力量在航航身上得以具象化。 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所有的教育态度和互动方式,都会在孩子的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句句贬低,次次拒绝,常常冷落,处处控制,都会让孩子在自我怀疑,胆小敏感,价值感低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如果一个总是处在令他紧张不安的家庭氛围中,他的大脑会经常分泌出皮质醇,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皮质醇水平过高的孩子可能出现情绪化、坐立不安、防御心理强等行为特点。 当本身大脑发育迟缓的孩子面对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TPA axis)更容易过度激活,让心理和精神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父恶则母苦,母苦则子惧,子惧则家衰,家衰败三代。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孩子的精神面貌里,藏着父母的养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智慧,悄然塑造着孩子的认知。 孩子从周围汲取怎样的教育,他便长成什么模样。
02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
是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
许多家庭经济条件贫困,但心态十分乐观积极的家庭,都能养育出十分优秀的子女。
“重要的不是我们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对经历进行解读。”
“他并没有去抗争命运,而是很顺其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就应该去解决困难。”
03
家庭教育的王道,
在于负责、陪伴和自省
孩子的全面成长,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