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戈 | 美丽的新世界:郑美丽的“易拉罐浮雕画”创作

学术   2024-08-13 15:26   福建  


美丽的新世界:

郑美丽的“易拉罐浮雕画”创作


文/王晓戈


与郑美丽认识大概有将近十年了。她是漳浦剪纸技艺的传承人,当时我在闽南做民间剪纸调研,也就相互认识了。2016年她在福建师范大学参加福建省非遗传承人的剪纸技艺培训课程,恰好我又是她的班主任,于是又多了一份缘分。


郑美丽创作作品


去年,美丽发消息给我,说她这两年都在专心做“易拉罐浮雕画”,这让我很意外,作为一个在漳浦地区小有名气的剪纸艺人,转换赛道是一件需要勇气的大事。易拉罐浮雕画是个新兴的艺术品类,既没有什么官方的比赛和评奖活动可参加,又因为不是正式的非遗项目,没有太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也就少了很多被新闻报导的机会。后来她又陆陆续续发来一些她创作的易拉罐浮雕画作品图片,让我很惊喜,因为这些用废弃的易拉罐做成的艺术作品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也让我感觉到她正在通过易拉罐浮雕画的创作,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


郑美丽创作作品


易拉罐是市面上最常见到的一次性饮料包装,用废弃的易拉罐来作画,其优点首先在于它的环保性。其次,易拉罐本身的金属材质有较好的可塑性且价格低廉,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手工材料。但易拉罐材质和剪纸用的纸张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方面,金属的材料比纸张更厚,也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对作者的雕刻与造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使用易拉罐材质,能够创新打破传统剪纸作品版画式的平面造型手法的束缚,创作更复杂的立体视觉效果。这是新时代、新材料所带来的艺术创作的新思路。


郑美丽创作作品


而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现代生产工艺的冲击,以往运用于各类节俗活动中的手工剪纸技艺应用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剪纸创作也有自身材料、技法与题材的限制,难有大的突破。时代在发展,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并不是技艺传承的最佳方式,而正视困难,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现代生活需求与艺术市场相结合,创作兼具古典气质和时尚风貌的新艺术品类,是当代非遗传承人必须面对的个人使命与时代召唤。


郑美丽创作作品


易拉罐浮雕画怎么做?郑美丽说,她用的就是一把剪刀、一支笔、一根筷子。不过要这三样简单的工具来驯服这薄薄的金属片可不容易,在她最开始研究易拉罐浮雕画的几个月里,经常被锐利的金属片划伤手指,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用掉了一百多片创可贴。其中甘苦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而相较于剪纸一次可以制作5、6张,易拉罐浮雕画只能一件一件慢慢制作,因此,把心思融进去,把功夫花出去,细节做到位,作品才慢慢生动起来。


郑美丽创作作品


郑美丽的易拉罐浮雕画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吉祥图案,即把以往剪纸中的图案立体化,并加入一些浮雕的细节,一类是表现传统绘画的作品。


郑美丽创作作品


例如,她根据宋代李嵩《花篮图》创作的立体浮雕画,细节刻画入微,把宋代院画的精致感通过浮雕画的形式再现出来。而以水墨画为蓝本的《荷花》系列作品,以细腻的工艺,重新演绎了中国画的造型韵味。她用她的巧手描绘家乡的水仙花和荔枝,表现和平鸽、牡丹花、大公鸡,展现飞天的巨龙,巍峨的长城……这些图像包含了民众喜闻乐见的美好寓意,大家看得懂,喜欢看,也买得起,这才是来自民间、服务大众,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民间艺术。而像易拉罐浮雕画这样真正以艺术来创造价值的工艺门类,在偏好使用贵重珍稀材料,价值动辄十万百万计的在福建工艺美术界,不啻是一股清流。


郑美丽创作作品


最近,由漳州市漳浦县文联为郑美丽举办了一场易拉罐浮雕画作品展,展出的45幅作品也是她近年来努力创作的成果。这次展览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环保又好看的“易拉罐浮雕画”,知道了巧手慧心的“郑美丽”,我想,郑美丽用她的双手,将传统剪纸技艺迁移到当代易拉罐浮雕画创作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这是一条非遗技艺传承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她从剪纸到易拉罐浮雕画的艺术转向,不仅为自己打开一扇门,也为漳浦的民间美术开拓出一片“美丽的新世界”。


郑美丽创作作品



2024年8月6日于拾一居




郑美丽 简介

郑美丽,漳浦剪纸非遗传承人。

漳浦实验小学特聘剪纸老师。

易拉罐浮雕研发人。

首届漳州市乡村工匠。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漳浦县剪纸协会理事。




王晓戈 简介

王晓戈,美术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兼任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家协会常务理事。


石道手工艺
我们努力以专业素养服务于海内外手工艺爱好者、经营者、雕刻家、收藏家,传承并弘扬手工艺文化,搭建闽台艺术文化领域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