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东川区拖布卡镇新店房村:十年“橙”一业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政务   2024-11-07 23:12   云南  



东川区拖布卡镇新店房村位于金沙江畔,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548户1933人,耕地面积2071亩、林地面积4311亩。近年来,新店房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契机,锚定“生态美、产业兴、群众富”目标,多措并举打好“绿色牌”、拧紧“利益链”、念好“融合经”,十年坚守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业态多元、富农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走逐绿而行之路

荒山变绿洲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小江干热河谷地区生态治理修复,夯实生态根基。厚植底色绘振兴,持续推进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新店房村红土橙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1100亩扩大到3200余亩,森林覆盖率从2018年的31%增长到45.52%。奋楫治水强基础,坚持“以水定产”原则,整合中型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解决新店房村2289亩退耕还林“红土橙”基地等农林产业灌溉用水问题。精细管理提质效,加强退耕地块精耕细作,探索红土橙“网格化”管理模式,从光照强度、土壤肥沃等指标来精准识别、科学区分果品类别,对精品果、优良果、晚熟果等不同类别果品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挂果质量,保障建设效益。



走千万工程之路

弱村变强村




始终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退耕还林经营模式,以工程实施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空壳村实现完美蜕变。因地制宜绘蓝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出去”考察学习先进地区产业发展新模式、好经验,明确定位,找准切入点与发力点;“请进来”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先试种再推广,因地制宜找准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精心培育发展壮大,当前新店房村与分散村联动,依托退耕还林等项目带动相邻村种植红土橙等经济林果连片种植5000余亩。整合资源补短板,坚持集中资金整合、要素供给保障,扶持壮大产业经济规模。2018年以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575万元,实施光伏提水、道路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11个,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3000余万元,构建多元投资格局,带动红土橙等产业加速发展。多元融合促发展,坚持培育多元主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整合农业产业资源抱团发展,成立专业公司和合作社3个,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农民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折价入股合作社、企业开展规模经营,让群众获得稳定的分红、务工薪酬。新店房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空壳村蜕变为集体收入100万强村。







走生态赋能之路

粮农变果农




牢固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创新退耕还林项目建管机制,变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经营管理,完善联农带农强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激发内生动力。利益联结促增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健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2018年以来,共培育、扶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3家农业龙头企业与3家农村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有效绑定并带动110余户脱贫家庭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土地流转促增收,通过“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流转、整合土地1000余亩,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辐射带动群众种植10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6900元增长至2024年的19776元,增幅达186%。探索“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吸纳就业”模式,让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带动常年劳务用工450余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000余万元。拓宽销售促增收,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围绕“昆明北部自然野趣路线”,借势 “趣玩东川”文旅品牌,依托“红土优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线上”通过电商直播、“832消费帮扶平台”拓宽销售途径,实现消费帮扶30余万元,脱贫人口户均增收1500元。“线下”采取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五统一”模式,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2024年“千亩橙园”累计接待2000余人次,红土橙销售额达700余万元,生态的“含绿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的“含金量”。






 通讯员:杨博 肖沙

 排版编辑:余秋

 责编:廖艳清

 编审:吴 丽  毛雯辉

 终审:朱明波


各州市宣传短视频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昆明市选送




东川新闻
负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宣传报道、报刊编辑印发、区内广播电视节目及公益广告策划、采编、制作、播出、新媒体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媒体平台、频道资源开发利用、区内外媒体沟通协调等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