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的肺部CT影像显示大面积白化,医学上称之为‘白肺’。”当医生的话音落下,赵女士眼前一片空白。
她不明白,明明几天前父亲只是轻微的咳嗽和疲倦,怎么短短几天时间就成了严重的“白肺”?
在众多社交媒体刷屏的“白肺”话题中,赵女士突然意识到,这种现象离她的家庭竟如此之近。
那么,“白肺”到底是什么?它真的像传闻中那样“无法挽回”吗?
白肺
在医学影像上,健康的肺部呈现为透光的黑色,因为肺泡中充满了空气,射线可以顺利穿透。
然而,当肺泡被炎症渗出液或炎性细胞填充时,透光性大幅下降,影像就出现大面积白色。这种白化的肺部影像,通俗地称为“白肺”。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肺部疾病的严重表现,比如重症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医学专家解释,当白色影像覆盖了肺部的70%-80%,就可以被称为“白肺”。
它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肺部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进行氧气交换。
那么,“白肺”仅仅是新冠病毒的产物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白肺”不仅可以由新冠病毒引发,流感病毒、腺病毒、甚至某些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类似的肺部表现。
这一点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呼吸道健康的日常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就在前不久,一位65岁的王先生因反复疲惫到医院检查。
起初,家人并未太在意,只觉得他是近期感染后体力下降而已。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医生通过血氧检测发现他的血氧饱和度仅有89%,而他的肺部CT片显示双肺大面积白化。
医生称,这就是“沉默性缺氧”的典型表现。
这种状态意味着患者的血氧水平已经显著降低,但由于缺氧的初期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白肺”患者一旦发病,就已经是危重状态的原因。
白肺的形成与高危人群
白肺的形成与肺泡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肺泡是我们呼吸系统中的“交换站”,它们负责将氧气送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但在感染或炎症的刺激下,大量炎性因子涌入肺泡,导致肺泡内积满液体或细胞碎片。
这种状态下,肺泡的“通风”功能几乎被完全阻断。
在影像学上,肺部的这些变化就表现为白色影像的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白肺并不意味着肺部完全丧失功能。
许多早期诊断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依然有机会恢复肺部功能。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高龄人群: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呼吸道功能也会退化,因此一旦感染,疾病进展更迅速。
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对患者的代谢和肺功能造成影响。
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长期服用激素、接受器官移植、或患有癌症的人群更容易进展为严重的肺炎。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缺氧
血氧仪的使用:家中备一个血氧仪,在静息状态下测量血氧饱和度。
一旦低于93%,就需要尽快就医。
替代方法:如果没有血氧仪,可以观察呼吸频率和心率。
如果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或者心率超过120次,就要提高警惕。
典型表现:嗜睡、食欲下降、反应迟钝,甚至嘴唇和指甲出现发紫迹象,这些都是缺氧的重要线索。
这种“无声杀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很多时候病情已经非常危重,而患者和家属还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家庭护理的科普小贴士
尽管白肺的发生常常令人措手不及,但日常的家庭护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发现风险,同时为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居家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症状:一旦出现高烧超过3天、呼吸困难或精神状态变化,需立即就医。
血氧检测: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准备血氧仪,日常检测血氧水平。
饮食和营养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以支持免疫系统的恢复。
少量多餐:感染后食欲下降时,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确保身体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应对白肺的积极态度
虽然白肺听上去令人恐惧,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
通过了解它的形成机制、高危人群特点以及早期预警信号,我们可以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
加强锻炼,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都可以显著提高免疫系统的防御力。
理性认识疾病,不盲目恐慌,也不过度忽视,科学管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