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冬收,入冬之后,桃源县杨溪桥镇铁山溪村的瓜蒌一天比一天红起来,这几日,正是瓜蒌皮红籽熟的采摘季节。
今年7月,我们到牯牛山去采风,在路边看到一棚棚的绿色植物,不知道是什么,村支书刘秋华说,这叫瓜蒌。我们走进棚下一看,不就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冬鼓子吗?
刘支书一电话把老板罗建国叫了过来。罗老板介绍说,瓜蒌,又称栝楼、蒌果、胡瓜蒌,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栽种一次,可以管3至5年。在桃源当地确实都叫冬鼓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过去,我们见过的冬鼓子都是野生的,记得小时候,把野生冬鼓子摘回来挂在板壁上,等风干之后送到当地供销社,一个可以卖几分钱。
现在的这种瓜蒌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新品种,除了皮与根作药用外,籽主要是用来做食品了。于是罗老板拿出用瓜蒌籽做的多种食品给我们品尝,味道确实好吃。如果不是主人介绍,我们绝对没有想到瓜蒌还是一种可口的美味。
于是我们和老板相约,等瓜蒌成熟采摘时一定要叫上我们。
当日,老板请了十多个当地人正在采摘。成熟的瓜蒌比我们7月份见到的大了好多。一位大姐几下就摘了满满一桶子。看到还有一些青色的未摘,我就问为什么留着?大姐说,这些青色的是还没有成熟的,要等到成熟后下一批摘。
我问怎么别分成熟和未成熟。她告诉我,用手一捏,软的就是成熟了的,硬的就是还没有成熟的,我用手捏了几个他们留下未摘的,果然是硬的。
从瓜棚里走出来,就见罗建国等几个劳力正在加工瓜蒌。罗建国告诉我,瓜蒌一般都是就地加工成瓜蒌籽的。
经过打碎、去皮、洗净,晾晒,就可以进行贮存或再加工了。
到我们中午离开时,他们已经加工出了好几千斤新鲜的瓜蒌籽。
罗建国告诉我,他今年一共种了146亩,估计可加工出瓜籽20多吨,按今年的市场行情,毛收入90多万元,每亩平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正如瓜蒌基地上的一条标语所说的,“小瓜蒌,大财富,乡村振兴好项目。”瓜蒌种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