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5
培优社会组织发展 服务中心大局
助力民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巳巳如意|蛇我其谁
近年来,灵武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引导我市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乙巳蛇年
2
25
绘制民政服务站网络。市民政局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健全完善民政服务“三级”网络体系,扎实做好兜底服务工作。建成运行市级民政服务指导中心1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8个、村(社区)民政服务室52个(其中社区15个,农村37个)。
加强运行管理,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乡镇(街道)分管民政领导担任站长,中心主任和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站长,各服务站配备2名社工,做到“五统一”(统一设置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配备社工、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考核)。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人群,多方联动,聚力服务。以网络为基础,建立四色动态管理机制(红、蓝、绿、紫四色服务数据),及时掌握民政服务对象信息,主动发现、精准管理、及时救助,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巳巳如意| 蛇我其谁
2
25
培优社会组织队伍。投资1010万元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培育及社工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实现社会组织“拎包入住”。
壳内外培育社会组织24家,举办社会组织行业交流会、公益创投项目实操演练、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培训、社会组织公益沙龙等活动500余场次,参与培训600人次,开展赋能计划,组织民政服务中心、民政服务站人员游学参访100人次,省外学习60人次。截至2024年,从事民政服务的社会组织95个,人员达871人。其中,中级社工6人,初级15人,为推进我市民政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项目为支撑,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引领带动、孵化培育一批肯于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留守妇女等群体的服务,提升民政工作服务覆盖率和专业性,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巳巳如意| 蛇我其谁
2
25
推动基层治理服务。结合我市基层治理需要,优化社会组织发展布局,支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有社区社会组织167家,其中,2024年新增3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承接基层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各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15个、合计经费194.59万元;引导动员6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养老、助残、儿童关爱、妇女保护等社区服务,惠及群众26141人次;引导动员2家民政服务站参与培育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保护,基层群防群治,应急处置,城乡融合等社会治理情况,惠及群众3618人;深化联动共治,构建综合治理格局。
巳巳如意| 蛇我其谁
2
25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灵武市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灵武市斯文爱心协会开展扶贫、助残、助困等慈善救助活动,承办各类慈善类公益服务项目,承接政府公益创投慈善项目,传递公益慈善,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关爱老人,关爱儿童。慰问低收入家庭达600多人次,其中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个案服务达328人次;为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个案服务达223人次;对接帮扶孤儿达42人次,慰问资金达23多万元。灵武市牵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市民政局指导下,摸索总结出“1+2+4”服务模式,运用“1+2+4”服务模式针对辖区困难群体开展服务。
巳巳如意| 蛇我其谁
2
25
深化项目服务质效。2024年实施了市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项目,主要围绕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服务。郝家桥镇民政服务站、白土岗乡民政服务站分别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孤儿、分散特困供养、高龄老人及低保残疾人共计入户探访建档700余人;开展生活关心关爱服务24次,服务300余人次;家政清洁服务12次,服务50余人次;生活照护服务6次,服务30余人次;开展个性化服务400余人次;个案工作6人;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16场次,服务300余人次;健康关爱健康体检2场次,服务30人次,开展隔代教育、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远离网络·点亮灵”小组活动共7场次;利用“我们的节日”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共14场次,服务3000余人次;志愿服务10场次;督导培训14次;孵化培育6支备案类社会组织,进行专业指导与授旗6次;自媒体、媒体报道等渠道对项目活动进行宣传共计65次。通过项目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效,增进民生福祉。
巳巳如意| 蛇我其谁
乙巳蛇年
下一步,市民政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引导我市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专业化服务为视角,运用专业方法,持续助力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民政服务高质量发展。
END
拟稿丨海 梅
审核丨惠彦平
签发丨李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