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来到长沙岳麓书院参观的游客,都会在刻挂着“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楹联的书院大门前拍照打卡,相比之下,悬挂于书院二门上的一副楹联的关注度就少了许多: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甚至,有的人会把“于”字念成“亏”字。
这副八字短联,可谓岳麓书院众多楹联中的“扫地僧”。
立冬时节,清晨的空气透着微微凉意,阳光洒落,踏着树下斑驳的光影,从自卑亭而上,记者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清良一同去探求这副短联的奥妙。
刚碰面,记者便问: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院,怎会悬挂一副如此浅显直白的联语?上联和下联意思雷同,似有合掌之嫌?李清良笑答:“莫急、莫急,听我慢慢道来。”
跟随李清良的脚步,我们绕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那扇因“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而“睥睨天下”的大门前,迈过门槛,脚一落地,倏然置身于一个空空荡荡的庭院中。茫然四顾,只见四棵古树,一席青砖,数面白墙,几扇轩窗。
和书院其他一步一景、文化气息洋溢的院落相比,这个院子似显得有些“多余”,而我们要寻访的八字联正挂在这个“多余”院子的门上,记者不解地问:“这副楹联是不是如同这个院落一样默默无闻,没什么名气呢?”
岳麓书院二门。
李清良回答:“可别小看这副联,这是岳麓书院非常有名的联,至今还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其中奥义。”
此联撰于1911年,当时的岳麓书院已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宁乡人程颂万任学堂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在任期间,他在岳麓山留下了两副有名的联,一为改联,将乾隆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爱晚亭联》的前半截进行了大胆修改,“忽讶艳红输”改为“山径晚红舒”,“好将丛翠点”改为“峡云深翠滴”,使其更加切情切景,生动传神。其二就是这副八字集句联,不事雕琢,却又巧思深藏。
上联“纳于大麓”出自《尚书•舜典》,下联“藏之名山”则出自《史记》,用古代经典已有的语句做成对联,这是典型的集句联。同时它又是藏尾联,上下联最末的字恰好是“麓”“山”二字,点明了岳麓书院所在的位置——岳麓山。
李清良告诉记者:“做集句联本来就不容易,还要成为藏尾联就更不容易。这副对联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浑然天成,文字古雅,对仗也很精巧!”
舜与司马迁,一个是远古传说中的的贤良帝王,一个是写出“史家之绝唱”的史学领袖,两个人物跨越千年,却在这副联中惊喜相遇,这次他们要诉说什么?李清良继续解联。
“‘纳于大麓’是尧传位于舜,对其进行考验的最后一环。”据《尚书•舜典》记载,尧帝晚年要挑选接班人,大臣们推荐了当时地位还很低微的舜,于是尧帝设置了各种困难来考察他。
首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看他能否处理好夫妻关系;其次是要求他把整个家庭关系搞好,要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再次是叫他担任各种官职,看他能否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然后又让他接待各方诸侯,看他能否搞好外交关系;最后一步就是“纳于大麓”。其实“纳于大麓”后面还有一句叫“烈风雷雨弗迷”,总之舜帝不管面对哪种困难情境,都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最终得到了尧帝的认可,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但是“纳于大麓”究竟指什么,从西汉以来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为:尧帝让舜进入山林川泽之中。这是把“大麓”解释为大山。第二种解释为:尧帝让舜总管天下大事,这是把“大麓”解释为总领天下政事的职位。第三种解释为:尧帝让舜举行祭祀和禅让仪式,这是把“大麓”理解为设坛祭祀和禅让帝位的地方。
李清良指出,不管何种解释,所谓“纳于大麓”,都期待着学子们像远古圣人舜帝那样“烈风雷雨弗迷”,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德才兼备。
李清良为记者解联。
下联“藏之名山”出自司马迁《史记》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司马迁在写成《史记》后,自谓要将正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名山”一出,曾引发后世种种猜测,有人称正本藏于家中,有的说藏于汉室密府。
“名山”究指何处?李清良提出:“这里的‘名山’指代皇家图书馆,这里也有一个典故,据《穆天子传》记载,上古帝王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就在‘群玉之山’,也就是《山海经》中西王母国所在的‘玉山’。”
他进一步解释:“后来的人们因为司马迁的这句话,造了一个词叫做‘名山事业’,就是指著书活动,尤指力求写出非凡作品。因此,‘藏之名山’真正要表达的是希望学子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像司马迁那样,创作出能够流传后世的作品,成就不朽的事业。”
采访过半,庭院中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步履匆匆,大家满怀期待直奔讲堂去,鲜少有人在此多做停留,透过众多讲解声,记者也只捕捉到对此联最简单不过的解释:“岳麓书院被广大的山林所掩映,藏在岳麓山中。”
李清良意味深长地说:“这副联若只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岳麓书院藏在名山大麓之中,如果只这么理解,上下联意思就重复了。事实上,程颂万作为学堂负责人,作下此联,饱含着他对学生殷切的教导和真挚的期望。”
教育家杨昌济曾以诗言志:“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程颂万亦然,他期望岳麓书院的学生应当以古代圣贤为榜样,要像他们那样不畏艰难、不怕寂寞,刻苦自励、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流传后世的伟大成就,成为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国家栋梁。
“这副楹联之所以悬挂于岳麓书院的二门也是有道理的,前门的楹联就是那副最有名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二门的这副楹联,则道出了楚材斯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刻苦工夫与远大志向。”李清良感慨地说。
正因为这副楹联有如此丰富的意蕴,所以1933年湖南大学图书馆建成之后,它又悬挂于图书馆大门之上。李清良表示:“其实它也可以悬挂在所有的学校,因为其中蕴含的教导和期望之意也适用于所有学生。”
承先辈之志,传薪火之光
徐凯琦
采访完后,我在庭院的阳光里坐着,思绪翩飞。试想了下,百年来,是不是也有学子在这个位置坐着,背靠着这副联,回味着联中的千古往事和万千气象,思索着远大的前程和脚下的路。
关于这副联后来的故事记载得不多,只有一位上世纪初寓居岳麓书院的青年,亲力践行过联中寓意。他曾在一个暴雨雷电交加的夜晚,淋雨下山,来到友人家,友人问:“这是怎么回事?看你淋成这个样子。”青年笑着说:“我是为了体会‘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句话的意味,并借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这位友人便是蔡和森。
纵观伟人的一生,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仿佛都蕴含着“纳于大麓;藏之名山”的生动注解。
而今我看到身着校服的少年们从岳麓书院大门鱼贯而入,那一张张求知若渴、意气风发的脸庞,不由让人坚信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副联中的篇章会有更多的后来者书写。
李清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中西经典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经典诠释传统、湖湘文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中国阐释学》《熊十力陈寅恪钱钟书阐释思想研究》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