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开启中欧人才合作新篇章——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政务   2024-10-17 22:19   北京  

  “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赴欧进行国事访问,与各方高层深入开展战略沟通,凝聚合作共识,发出和平、团结、合作的强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人才为纽带促进中欧关系再深化,2024中欧人才论坛恰逢其时。

  10月15日,正是北京最美金秋,中欧人才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开启中欧人才合作新篇章。一天时间,以“共享、共生、共赢——厚植中欧传统情谊扩大人才合作交流”为主题,中欧知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专家、知名智库和跨国企业负责人等深入交流对话,为人类社会贡献全球合作共赢新范本。200余位来自瑞士、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各领域国际人才参加论坛。


10月15日,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中外嘉宾齐聚一堂。本报记者 戴冰摄


共享

跨越山海的新纽带


  什刹海后海北岸,宋庆龄故居曲桥浮水,景色宜人。比美景更让人沉醉的是一次期盼已久的相会——2024中欧人才论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聚焦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人才交流、打造优良人才生态……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杰哈·阿尔贝特·穆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施普林格·自然学术事务副总裁尼克·坎贝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奥运冠军丁宁等中欧重量级嘉宾共聚一堂,共享人才发展新观点。

  为什么相聚在北京?“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心脏。”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认为,在北京就能看到整个中国的发展。

  选择北京,也因为这里的超强人才磁场。《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4》显示,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稳居全球前三甲,领跑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凭借在科创平台、科技产出、创新人才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天下英才竞相选择的沃土。

  跨越山海、连通未来,中欧人才论坛正成为联结中欧的新纽带。白瑞谊生动地形容,如果在中国北京和瑞士苏黎世画一条横线,就连接了欧洲的“心脏”和中国的“心脏”。

  与会嘉宾对论坛满怀期待。用瑞士德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邓敬熙的话来说,长期以来,中欧交往一直注重互相尊重,并在贸易、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中欧培养适应性强、创新水平高、有韧性的人才,对于推动中欧关系持续蓬勃发展至关重要。2024中欧人才论坛搭建起平台,让我们可以直面挑战,汇聚中欧思想精英、教育工作者及优秀企业家,共谋人才发展的新路径。

  未能亲临现场的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同样对论坛寄予厚望。他在视频致辞时说,面对日益加剧的冲突,这种合作显得尤为宝贵。我们必须让人才服务于合作,而非加剧紧张局势。无论是雄心勃勃创造力满满的年轻人,还是经验丰富阅历深厚的资深人士,都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力量。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尤为重要。文化互动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必须搭建网络,让各国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交流合作中开阔眼界,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包容、更加多元。


共生

携手共创新未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合共生是必然选择。无论在主论坛,还是在青年、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经贸、国际体育等不同主题分论坛上,都能听到嘉宾对携手并进、相互成就的呼声。大家坦诚沟通中欧人才面临的挑战,共同呼吁加强各领域人才交流合作,携手创造未来。

  中欧在新能源、科创等前沿领域的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王钦敏希望,进一步加强全球科技合作。他建议,中欧共同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发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合作计划,培育若干能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影响的项目,加强协同共享,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研究的合作共赢。

  以各自发展为基础,相互成就才能达到共生。中国前驻瑞士大使王世廷亲历并推动了中瑞两国在教育、科研、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他认为,人才培养和交流是推动中欧关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则是人才交流的基础。应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朱明呼吁,把交流的网越织越密,尽可能吸纳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而不是各自分割,各立门户。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界限,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希望中欧双方把握友好相处的大方向和互利共赢的主基调,通过开放高水平的对话和高质量的合作,在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建立合作平台和项目。

  越来越多的合作正从意向走向现实。尼克·坎贝尔表示,中国,尤其是北京,科研工作非常出色。施普林格·自然拥有大量专业作者、编辑和独立的同行评审人,致力于不断提高期刊质量。未来将进一步增加派驻中国的工作人员,与中国机构加强合作,共同促进高质量科研期刊的发展。

  在推动交流交往的同时,与会嘉宾也不吝分享观点,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格局中找到“适合未来的人才”的培养之道。

  瑞士德科集团发布《未来全球劳动力报告》,深入解析不断变化的全球劳动力市场,提出,“适合未来的人才”不仅具备其社会角色所需的技术技能,而且适应性强、情商高、文化素养高,能够在多样化和动态发展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正成为“适合未来的人才”要面临的头号课题。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只有怀着更开放多元的心态才能破题。刘俏说,高校要努力创造一种氛围,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国际化视野,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思维。《外交世界》杂志首席执行官芭芭拉·迪特里希说,要重视年轻人的培养,打造更加开放式的工作环境,让年轻学者能够获得多元化的视角,更愿意去接纳别人、与他人合作。


共赢

合作结出新成果


  中欧人才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的交流会,也是一剂行动的催化剂。在这里,各种各样的思想不断转化为有利于中欧共赢发展的切实成果。

  回首六年中欧人才论坛举办历程,《关于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合作协议》《关于共建中瑞(北京)人才与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协议书》《关于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合作协议》等十余份协议备忘录签署,破除制度与国界的障碍,推动中欧人才合作取得累累硕果。

  本届论坛开启合作新篇章,不仅有主论坛上的“大咖”观点交锋,还见证了“GNIS(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中欧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与瑞士德科集团实践基地等多个重要合作项目在京落地。

  分论坛同样打通沟通渠道,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教育分论坛聚焦“未来人才——数字智能驱动的中欧高等教育”,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嘉宾,深入探讨数字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创新;科技人才分论坛以“开放合作,共创未来:开启中欧科技人才合作新篇章”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和高峰对话,探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中欧人才合作路径;文化分论坛以“文化融合:促进中欧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主题,探讨跨文化人才培养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好发挥人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以本届论坛为新起点,北京还将吸引更多国际科技组织落地,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全球合作。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苏小军说,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资源聚集,区域国际化程度较高,是国际科技组织和科技人才成长创业的一片沃土。支持国际科技组织落地北京,将为北京的科技创新引入国际资源和全球视野,激发重大原创性思想、催生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在京举办,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来京工作,促进更多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论坛结束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会场,现场气氛依旧热烈。嘉宾们意犹未尽,或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观点,或驻足在展示区域仔细品味着成果,只为留住这思想碰撞的精彩瞬间。对于中欧人才合作前景,每个人都有无限向往。明年,在西班牙,2025中欧人才论坛还将再会,为中欧人才交流合作写下新的注脚。

  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欧人才交流合作将持续深化拓展。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游钧所说,北京正在着力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集聚天下英才,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为中国与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以人才为纽带加强中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全球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

红色门头沟
坚持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发扬红色奉献传统、迸发红色时代动力,全面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奋勇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全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首都样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