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韩康的人。他常年隐居在山中,致力于研究草药,精通医道,常常采集各种草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病。
韩康决定出山卖药,一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二来也能维持生计。他背着装满药材的竹篓,来到了繁华的集市。
韩康的药摊虽然简陋,但他所卖的药材都是精心挑选和炮制的,药效显著。与其他药商不同的是,韩康卖药从不讨价还价,定下的价格始终如一,不二价。
有一天,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来到韩康的药摊前,挑选了几味药。当她听到韩康报出的价格时,皱起了眉头,试图还价:“你这价格能不能便宜些?别家的可比你这便宜多了。” 韩康却坚定地回答:“我的药值这个价,不能再少。” 妇人觉得韩康太过固执,愤愤不平地离开了。
又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来买药,他听闻韩康卖药不二价,便故意刁难说:“你这价格如此坚决,难道就不怕没人买你的药吗?” 韩康平静地说:“我所定的价格是公平合理的,是根据药材的成本和我的劳动付出而定。买药治病,关乎生命,岂能随意讨价还价。” 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尽管韩康卖药不二价的做法让一些人不满,但更多的人却因为他药材的质量上乘和诚信经营而成为了他的忠实顾客。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韩康的药货真价实,他的名声也在当地传开了。
有一天,当地的一位官员也听闻了韩康的名声,想要请他入朝为官。韩康得知后,赶紧收拾行囊,隐入深山之中。他说:“我卖药只是为了救人,并非为了功名利禄。”
韩康卖药不二价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传颂的美谈。他的坚持和诚信,让人们看到了经商之道中的正直与良心,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