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其说一种文化成就,毋宁说是一种文化症候。”
01
因为今年的巴黎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引起了巨大争议,一些网民开始再次赞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奥运会开幕式”,并且“不接受反驳”。
这倒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即通过比较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始,毕竟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
可以做为参照系的,还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从文化的角度看,英国和法国,都是西方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对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我曾经用“像一部邪典电影”来形容它,因为它风格诡异、剑走偏锋、非常法兰西,简言之,这场开幕式,体现了法国文化的傲慢,也体现了法国文化的自信。
因为大家都刚刚看过这场开幕式,所以这里就不再罗列细节。总的来说,总导演托马斯·乔利,力图通过这场开幕式,向全世界观众展示法国的进步、文明,等等,具体而言,就是在突出多元性别,给予LGBT们“更平等的地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多元性别,LGBT等等,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激起强烈反弹,一些人觉得难以理解,并由此衍生出种种阴谋论的说法。
不过,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文化与社会现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尽管我们未必赞成——其背后,自有一套叙事和理论逻辑。
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国可谓平等主义的故乡。1755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就出版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这部著作,通过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的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上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成为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
不过,虽然法国大革命把“自由、平等、博爱”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人类才真正找到了消除不平等的唯一正确道路——通过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阶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然而,唯一正确的道路,并不是人人都想走、都能走的道路。
事实上,从第二国际时代,就一直有一股力量,主要是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试图在不触动生产资料私有制,即不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去追求“人人平等”。
这种思潮,成为今天“白左”的思想渊源之一。
“白左”到了今天,渐渐发展成了环保主义、米兔运动、“黑人的命也是命”,以及多元性别等“身份政治”的大杂烩,而所打出的旗号,仍然是平等主义。
在社会政策层面,“白左”主张的具体操作分这样几个步骤:
1、寻找、界定谁是被歧视的受害者;
2、赋予受害者以优先权;
3、实现平等。
由于LGBT被定义为最大受害者,于是TA们就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并最终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荒谬的逻辑:是不是追捧LGBT,意味着是不是进步与文明。
理解了这一切,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LGBT会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居于如此突出的地位——这是法国在向全世界炫耀自己在“平等主义”方面的成就呢!
不过,即便如此,这里还要指出这一点:把如何对待LGBT做为是不是进步与文明的指标,可能是走错了路。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走到另一个极端,即认为不平等是理所当然——实现人人平等,仍然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02
2012年的伦敦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则无疑是一部形象的英国近代史,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明确、清晰的时间线。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首章是《田园牧歌》。
伦敦时间2012年7月27日晚上9点,随着大屏幕里的镜头与“伦敦碗”现场融为一体,一幅田园画卷展现在主体育场内——马拉动的耕犁与收割机,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爱德华时期的村庄板球队以及舞蹈着的人们。
接着,田园风光被高耸的烟囱所取代,象征着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人在开幕式上专门用《混乱时代》(这是一个相当凡尔赛的命名)一章,向曾经的世界工厂致敬。
1708年9月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当时英格兰西部什罗浦郡一个名为阿布拉罕·达比的修士利用焦炭取代木材冶炼钢铁,这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工业革命时代又称机器时代,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角。
工业革命使人类从“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跃升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十八世纪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强国,殖民地遍布各大洲,称霸世界长达两个世纪。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同时也导致了尖锐的阶级对立、贫富分化、以及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并导致了无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令社会变得躁动不安。所以,在《田园牧歌》和《混乱时代》之间,出现了由英国著名导演肯尼斯·布莱纳扮演的著名英国工程师,工业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他缓缓诵出莎士比亚名剧《暴风雨》中的名句:不要恐惧……
《梦幻岛之路》这一章的主题,展示了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医疗系统。
早在1948年,英国就在全世界率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这一幕中用到320张道具床,而600名演员都是真正的医生、护士。
总的来说,尽管今日英国早已不复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但英国人仍然为他们的历史而自豪,并借奥运会的机会,向全世界炫耀他们“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03
现在说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可以被恰当地命名为“第五代”奥运会开幕式。
这倒不是因为总导演张艺谋是著名的第五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而是因为开幕式的表演,贯穿了第五代电影的基本主题——“空间对时间的胜利”。
什么意思呢?
就是第五代导演,接受了八十年代“河shang”派知识精英杜撰的一个说辞,即认为中国社会一个“超稳定系统”,不会发生变化,时间是停滞的,因此,只有空间,没有时间。
比如,在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1985)中,黄土高坡永远是那么压抑,人们的生活永远是那么无望,即便是共产党、八路军来了,也不能改变什么。
在《黄土地》中,经常出现的“注解性”镜头,是从远方眺望黄河的镜头,黄河本是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但从远方眺望,黄河像是冰封一样,是静止的,不再流动的。
在张艺谋本人执导的《红高粱》(1988)中,聚集在十八里坡的余占鳌、九儿、秃三炮等一干人等,和几百年前的水泊梁山的英雄豪杰,几乎没什么区别——尽管他们中的罗汉大哥,是一位共产党员。
第五代作品一个隐秘而重要的暗示是:不承认中国革命是一种现代性,不承认中国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要摆脱传统性,只有接受西方文明。
所以,和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极力展示其“进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清晰的时间线索不同,北京奥运会所展示的,主要是古老传统,并且缺乏明确的时间线。
在鸟巢举行的盛大表演中,出现了许多宽袍大袖的人,但他们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化的中国古人——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呢?观众很难辨认出来。
这些表演展示的是抽象的、浑然一团的、没有时间坐标的“存在”——不是进步,不是发展,而是“存在”。
第五代的一贯作风,是“创造”一些历史与现实中都不存在的伪民俗,以服务于自己的主题,这一点在开幕式表演中,也再次出现。
比如,在一开始的《击缶而歌》中,表演者穿的衣服,就非常奇怪:它有着中山装式的上衣口袋,但不是中山装,有着长长的下摆,但又不是民国的长袍,也并非汉服……
事实上,这套衣服不伦不类,非驴非马,既不保暖,也不好看,既不代表中国革命,也不代表中国传统,它什么也不是,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奇观而已。
由于完全“剪去”了中国近现代史,同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给中国及世界带来的巨大进步也完全回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将中国呈现为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文明,极度渴望西方文明的拥抱,这一点,无论是从现场表演,还是在“北京欢迎你”的歌曲以及主题歌《我和你》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十六年过去了。
回首2008,我们会发现,张艺谋以一种极尽奢华,一种把“银子花得像淌海水”式的豪奢,掩饰,同时又彰显了某种文化上的自卑感,这些表演,与其说一种文化成就,毋宁说是一种文化症候,其中的教训与折射出的问题,仍然需要继续研究与批判,如此,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点赞分享,支持红歌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