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是科研的重要基础,但是文献,并不是让所有科研人员都喜欢的。总体体现就是,不想读,读了也记不住,遇到不懂的,也不想思考,今天我们就谈一谈不想读,和记不住。
第一大问题:不想读
不想读,是因为文献无趣,枯燥,对文献,无法提起兴趣,针对不想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方法如下;
开始读文献,就好比马拉松,开始的时候很痛苦,但是当你坚持了一段时间,积累了某一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再去看文献,就会降低一些难度了,就容易很多,熟悉会可以增加你的兴趣。
规划问题,带着问题看文献,这样就会有探索猎奇的需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空白,得到满足就会增加你的快乐,被满足的快乐。
建立自己的阅读计划。目标明确,计划明确,按部就班的执行,做到不偷懒,不放弃,如果可以找到同道中人,互相监督,交流,效果会更明显。
仰慕原则,可以增加兴趣。先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向领域且比较仰慕的科学家的论文,从而增加兴趣。把文献和兴趣链接,自然就更有兴趣。而且会让你心情愉悦的哦。
有味阅读,靠幻想;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能力提高之后,可以将文章发表在Science、Nature这样权威期刊,会让你的动力增加百倍,为了提高科研水平,而努力获取科研信息。
趣味的天花板,可以靠想象。文献内容虽然索然无味,但是阅读者可以把它想象成活的东西,可以对它说情话,可以对它编故事,可以改变穿越剧,也可以改变成武侠,言情小说,总之只要你的想象力够丰富。
第二大问题:记不住
当我们对文献产生兴趣后,我们就会发现,总是记不住,没有印象;过段时间,就将文献忘得一干二净,所有的努力都白白浪费了,长久的记不住,就又会不想读了。那如何增加记忆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你的记忆力真的很好,其实也不如将重点,都记下来;也就是将重点精简,将记忆精简。同时将文献的重点内容,按照重点,先后,逻辑的原则进行思维导图的提纲记录,即使忘记了,看一下提纲,也能想起个80%;这样也就不必在重复查阅了。
主动记忆,更深刻。所谓主动记忆就是你可以将文献内容整理成ppt,或者换成自己喜欢的语言,主动与人介绍,探讨,因为这里面有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所以就形成了主动记忆,想忘都难。
第三大问题:没想法
记住别人做的研究是不够的,科研的灵魂是创新,也就是你要有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转换成科研成果才是最棒的自己。那如何才能摆脱没有想法,怎么样才能够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呢。丸子帮你总结了重要的几点;
这篇文章重要吗?它为什么重要?判断研究的重要性,是需要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判断力的。所以在读一篇文献的时候,应该从经典文献开始,并且弄清楚经典文献的重要性。
为什么作者可以想到这个选题,我可以吗?首先先模拟一下作者的选题过程,假设自己是作者,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启发。
这个课题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新的问题吗?每一个科研,都是为了解决一个科学问题,但是科学没有尽头,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必然有另外一个问题的诞生,甚至是很多问题的诞生,看完一篇文献,一定要问自己三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问自己三次,这个问题多重要?最后再问自己三次,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哪些最重要?
这篇文献对自己有启发吗?创新力的关键是在于举一反三的链接能力,看完一篇文献,一定要与自己的从事的领域,和正在进行的课题,链接起来,不停的问题自己,有没有启发,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哪些地方是可以借鉴的。
虽然每一篇发表的文献,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我们也一定要知道再好也是有缺点的,能够发现高水平的论文的缺点,就是自己冲刺高点的水平格局的体现。也可以避免之后自己犯类似的错误,从而帮助你提高科研水平。
仅为学术分享,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