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上马丨一周荐书

政务   2024-10-13 16:33   山东  

悦读上马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文化名人汇聚。老舍、康有为、沈从文、梁实秋等文人墨客都曾在青岛居住停留,也在这座城市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一起品读他们笔下与青岛有关的句子,听一听青岛往事,看一看青岛美景。


“青山绿树,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曾经,康有为先生这样描述青岛,而他的这句话也成为了青岛标志性的评语。


在郁郁葱葱的小鱼山、信号山上,俯瞰黄海之滨,近处一片红瓦顶的老建筑掩映在绿树之间,远处海天相接,辽阔壮美。美丽缤纷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尽显青岛这座城市的山海城魅力。


康有为先生在青岛期间留下了很多优美诗作,他曾多次登临崂山,并为海上仙山作诗。


“直上崂山巅,夹道万卉繁;奇石起攫搏,或作虎豹蹲。”


在他笔下,从山脚一路攀爬,登临巨峰后,便是花团锦簇,各种奇石聚集的大美景色。


“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在梁实秋先生心中,青岛是一个舒适安逸,适合居住的地方,令他到了晚年也念念不忘。


在青岛生活工作期间,老舍先生从不吝啬表达他对青岛的喜爱,在《青岛与山大》中,他写下:


“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大雁,真能使人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


“一个人到青岛那个高处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挂的薜萝。”


沈从文先生曾在《从文家书》中回忆青岛基督教堂。


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充满异域风情,钟楼的绿色塔顶直指天际,独具特色,红瓦黄墙,墙壁上雕画着复古纹饰,当阳光穿过窗花,照进教堂内,为这栋老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这些文化名人笔下的青岛美景,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阳光、沙滩、峰峦、繁花……

这是文化名人们称赞的青岛,

也是我们热爱的青岛。


温馨提示

“悦读上马丨一周荐书”又和大家见面了,本周我们根据粉丝的留言为大家推荐几本书。希望你能经常捧起书本,享受阅读的快乐。当然,我们也希望你能在留言中分享你的读书心得,推荐你读过的好书,让更多人去书里汲取营养。



NO.1

《素食者》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


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



NO.2

《中国人文大义》


“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文化的核心,何为中国文化,绕不过何为中国人文。本书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依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饱含反思与哲思,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人文的传奇,以图文溯源历史、寻脉人文。本书聚焦中国人文传统及特质,中国人文数千年,经历了闻所未闻的互鉴与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从人文传统到当今日常,从中国精神到西方人文,在这本小书的叙述中,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并驾齐驱,中国人文的特质渐为清晰。人文和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两翼,当今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传统尤为重要。本书短小的篇幅,却打通中西、沟通古今,有历史的厚重也有时代的呼唤,可谓中国人文研究与普及的奠基拓展之作。


NO.3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


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僧人和现代探险家的回忆录、古代女性写的信件、法律契约、宗教赞美诗等。《从敦煌到撒马尔罕》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读者更贴近古代丝路的方方面面,亲身感知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城阳区上马街道——

看更多

  上马街道团工委开展“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

 城阳这些路段临时交通管制!事关下周国足赛事→

 秋季养肺,教你4个养肺小方法!

城阳上马
发布街道政务信息、民生政策、社会新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