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长安一一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研究展”上海巡展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展览学术规格高、规模大,兼顾学术性与公益性,是陕西美术史上首次举办的关于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主题的大型学术研究展。
本展以学术研究为主线,梳理了新中国以来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展览分四个版块进行呈现,第一板块为《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文献展。第二板块至第四板块为作品展,以时代脉络为纵向导线,以作品风格及艺术成就为横向主线,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陕西山水画进行学术梳理与总结。本次巡展共展出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36位艺术家及161件作品,系统性、立体化、多维度地呈现陕西当代山水画创作的精神风貌、学术高度及与时代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体现了新时代下对艺术精神薪火传承和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
展览将于2024年12月28日起对公众开放。
展览板块
第一板块:巍然长安风
结合艺术地理学的视角,以历史的纵向维度,梳理陕西地区自古至今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波澜壮阔的绘画景观和美学气质。重点突出现当代以来,以长安画派为高峰的近现代山水画艺术借古开今、继往开来的人文转型,探究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山水画家在山水画笔墨语言与风格图式上的探索尝试及其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进而将其放置于中国现当代美术演进的宏阔版图中进行审读和研判,窥察和揭示这一艺术群体和创作景观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第二板块:红日映峰巅
参展艺术家:
赵望云、石 鲁、何海霞、方济众、罗 铭
秦岭横亘西北大地,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水岭。长安画派如秦岭般横绝矗立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是传统中国画形态大规模且高度成熟转为现代中国画形态的分水岭。
长安画派的生成,合聚了圣地情怀、革命精神、批判意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政治理想、艺术理想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与动力,并且以其超常自信、开放、包容、大胆创新、不断自我否定的学术态度,在矛盾中构建统一,对中国画笔墨传统与现实生活、重大主题甚至域外题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缝合交融,让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功能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开拓了以中国画笔墨语言成功表现时代主题的新境界、新局面。长安画派不独在中国现代美术格局中卓尔不凡,若高山之巅,在古今中外的艺术流派丛林中也是木秀于林、极具特色与启示价值。
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及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艺术理论等诸多方面皆有丰硕成果,而山水画最能全面体现其宗旨与特色。回首瞻望长安画派前贤们的山水画作品,揣摩品读其艺术思想、心路历程,给人一种莫名的慷慨激昂与无限敬仰之情。红日映照山巅,高怀大义,光辉璀璨,壮烈而深邃,仰观不已,良多赞叹!
赵望云《祁连山纪游》82.5x50.5cm 1966年
石鲁《延安故居》64×45cm 1957年
何海霞《且看千山起卧龙》 180×97cm 1984年
第三板块:砥柱山河间
参展艺术家:
崔振宽、苗重安、张振学、赵益超&张明堂
徐义生、赵振川、罗平安、陈国勇
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给中国画从业者所带来的学术抉择是一个跨越百年的命题。改革开放以后,“85新美术思潮”实则是加剧了这种抉择的难度,并对其内涵、践行方式、目标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1986年陕西国画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画传统问题(杨凌)学术讨论会”是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之一。会议期间,主办方策划组织黄秋园作品与谷文达作品同时展出,在国画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这也体现了陕西中国画界的学术敏锐性与文化担当。崔振宽在这场学术讨论中的发言文章《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既是贯穿其个人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指导性思想,也代表了当时画坛大部分国画家们的艺术思考、价值取向与艺术策略。
崔振宽、苗重安、张振学、赵益超&张明堂、徐义生、赵振川、罗平安、陈国勇等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等命题,立足长安画派艺术精神与汉唐文化精神,积极拥抱时代,以开放的视角汲古自新,锤炼笔墨,表现自然山水景观,各自形成了强烈的艺术风貌特点,又和而不同,甚至在艺术道路上出现方向迥异的差异性。他们的探索精神及其成就,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新长安画风,与陕西画坛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花鸟画家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全国中国画格局中的一大重镇,被誉为鼎之一足。他们既是陕西当代山水画界的巨擘支撑与学术引领者,也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界的学术样板与中流砥柱。
张振学《凝固的海》135×176cm 2024年
赵益超,张明堂《晓色初动》160×135cm 1989年
罗平安《无题》180×97cm 2014年
第四板块:春色正当时
参展艺术家:
第1单元:石朴、余乡、万鼎、李才根、石英、王保安、刘丹、李云集、朱尽晖、耿齐
第2单元:吴成斌、乔建业、赵雪伟、白霜亮、王珊、侯晓春、白海红、罗春波、高浪潮、黄菲、李璐、孙朋超、张晋玮
新世纪以来,全国山水画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潮,那就是持续升温的“黄宾虹热”。面对黄宾虹的启示和这场新的学术接力,陕西中青年山水画家们,不断思考和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与艺术路线,无论其呈现的面貌是对传统的切近还是疏离,却都在语言、图式、题材上渐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通过一大批表现大秦岭、华岳、黄河、关中乡村、陕北高原等作品,书写了陕西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份光彩熠熠的答卷。
新时代以来,陕西画坛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老中青几代山水画家满怀文化自信,深入传统,开放视野,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在山水画传统笔墨修养、山水画笔墨语言开拓与创新、主题山水画创作、山水画赋能乡村振兴等各方面积极努力,大胆探索,担当新时代文化责任,追求艺术风格与笔墨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逐鹿高原、攀登高峰,以饱满而崭新的学术步伐迈向明天。他们对山水画的虔诚、信仰及其践行,预示着陕西山水画美好的明天,也预示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将不断开花结果,春意盎然。
王保安《华山苍雄》 240×200cm 2022年
乔建业《最是心安处》232×200cm 2024年
白霜亮《史笔昭世》200×200cm 2022年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