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5米层展厅隆重开幕。展览精选了艺术家忻东旺200余件经典代表作品与创作档案,系统地梳理了他的生平、艺术成就与教学理念,多重维度呈现忻东旺艺术创作与教学的卓越成就。
忻东旺(1963—2014),生于河北张家口康保县忻家坊村,1980年高中毕业后到内蒙化德县文化馆学画,1981年在家乡自学绘画并兼做民间画匠。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14年1月11日因病辞世。
作为中国当代新写实油画的优秀代表人物,忻东旺的成长与崛起,本身就极具平民色彩。在创作生涯中,忻东旺几乎一直将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城市的底层与边缘人物。他的创作深植于社会现实,通过关注普通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变革的关注,也折射出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与反思。
本期带大家欣赏展览第二板块
意象造型
——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
“直面形象”展厅
第二版块“意象造型”聚焦于忻东旺在艺术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他的艺术理念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注重通过形象传达内在精神。他追求“气韵生动”,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性”融入西方油画的造型技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从早期的写实到后期的写意,忻东旺在创作中逐渐打破传统的技法束缚,探索更加自由和具有个人风格的表达方式。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空间氛围的营造以及色彩语言的创新运用,不断将视觉的真实升华为心理与精神的真实。
通过这一版块的展示,观众将看到忻东旺如何突破中西绘画技法的界限,为写实油画注入新的文化精神。这种探索不仅是对自身艺术语言的完善,也为当代绘画艺术如何从形式和技法的限制中解放呈现了新的可能性。这些作品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思辨力,启示我们在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下如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艺术表达。
“直面形象”展厅
“意象造型”板块部分重点作品
《山霞》
布面油彩 160cm×130cm 2007
创作于北京市平谷区刁窝村
作为农民的儿子, 忻东旺深信农民在精神中没有绝望, 尽管他们是那样的含辛茹苦。 李保看起来很充实,他家住在黄松峪,每天骑着摩托来做模特儿,东旺并没有打听人家是不是高中毕业,说反正就当李保是高考差一分落榜才务农。李保戴眼镜,这样的派头再加上他豁达的心态, 真使人感到欣慰,是新农村新气象。忻东旺一边画一边听李宝讲这讲那,画儿虽然是在屋子里画的,可李保那自谦的笑容中分明折射着霞光。
——张宏芳《对照记》
《焦望的农夫》
布面油彩 60cm×50cm 2004年
创作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
这一位看上去十分厚道的农民是我在甘肃天水附近的村庄里碰到的,想请他帮忙做模特时,人家正忙着收购村里的苹果。没有看出来如此老实巴交的人也会做生意。显然他坐得很不安心,门外的小孙子正在土堆上嬉闹,他那似乎一触即发的神情与他老实厚道的相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头警觉的黄牛。我想这恰是经济大潮在人们心中掀起的狂澜,哪怕是最愚钝的农民也必须复苏他们休眠已久的神经。明媚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温暖之余也泛起了几分焦躁。我用激越的笔意抚摩着他那精神中的不安。
——忻东旺创作笔记
《村民列传:忻东旺艺术作品》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藏地青年》
铅笔纸本 22cm×16cm 2011年
创作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
素描是精炼的艺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每一笔都要有效,像诗歌一样,每个字都有意境。
——忻东旺艺术笔记
《石榴》
布面油彩 27cm×39cm 2013年
创作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
画中的石榴就是庭院里的果实,树来自山东友人新伟,千里迢迢运来北京,大吊车举着树由空中扶摇而至,并排排种下两棵。于是五月榴花红,十月果初成,东旺画下了她们的成熟和喜悦。
——张宏芳的笔记
/ 展览现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忻东旺艺术年表 /
直面形象
——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
/ 展览时间 /
2024年12月1日—2025年2月12日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5米层中厅、26、27展厅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