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的事er | 瓮安这个村有奇景

民生   2024-11-16 10:27   贵州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个村庄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文化与乡愁印迹,浓缩着村庄的过往,展示着当下与未来。今年我省启动“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旨在记录展示乡村文化和发展成果。9月28日起,瓮安县融媒体中心“千年古邑 红色瓮安”微信公众号开设“咱们村的事er”专栏,以村史村事为脉络,带你一起追寻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

  穿洞村,隶属于瓮安县银盏镇,位于瓮安县城北部,距县城中心约5公里,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东与飞练社区相连,南与银盏社区接壤,北抵鱼河社区,西北与印山村交界。2009年为整合工业园区辐射区域,组建工业强镇,以银盏为中心开展行政区域调整,进行撤乡并镇、撤村并村,5月20日,由原有的穿洞村、大房村合并而成。


  穿洞村以辖区内的穿洞河而得名。穿洞河为瓮安河流域中的一段,是穿洞村的母亲河,自瓮安平定营镇始,穿瓮安城区而过,一路蜿蜒至柿花园组再顺势而下直到穿洞组,将整个穿洞村紧紧环抱。过去很长时间里,村民主要依靠穿洞河解决人畜饮水、日常生活用水问题。
  而在位于穿洞村穿洞组的穿洞河之上,有一处令人惊奇的景观——穿洞河瀑布。它是中国十大水帘洞瀑布之一,河水从河床陡然跌落,形成了约50余米宽、10米高的自然瀑布。瀑布后有一横洞,高3至4米,宽2至3米,行人可挑柴草从洞中过,堪称天然的水底通道。

  它旧时又称水心洞和飞练泉。据《瓮安县志》记载,“飞练泉,水从石岩上飞流而下,往来行人从水下过约数十丈,有石窗隐照,皎然明爽,洵奇观也。”

  穿洞河瀑布之奇,在于其洞穴。它不像常见的喀斯特洞穴那样位于山腰或坡谷,远远便可看见,穿洞河之洞穴是整个藏匿在河床之下,宛如一条水下长龙,只有来到其身边,才稍睹头角。而且,这里有帘洞三处,其间有巨大的钟乳石壁隔开,恰似三个天然大窗户,各具风采。

洞内本来发育有许多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洞穴堆积地貌,不过因年代久远,发育已至衰亡阶段,大量钟乳石、石柱已掉落断裂,石笋亦多倒下,如今只剩下些碎石块和绿草。

洞侧长满斑斑驳驳的苔藓,绿得惹人喜爱。洞底则有青石铺地,不生草,不长苔。从洞口到洞底,道路略有弯曲,光线明暗交替,洞腔亦是一会儿宽大,一会儿窄小。

当来到第一处水帘洞瀑布,丝丝水流如绡如练,带着晶莹洁净的水花露珠,从高约4米的崖面上翻落飞下,宽达3米多。
第二处水帘洞高约5米,宽约10米,上角还有一马蹄形的缺口斜斜伸出。瀑布头顶高张,厚者如重幔,层层叠叠,水势汹涌,轰然作响,激得水花四溅,银珠乱抛;薄者如轻纱,飘飘而下,极有风姿。透过薄薄水帘,张望远处,可见青山如笏、深潭泛波、怪石嶙峋,如天然画卷。

第三处水帘洞,则是一个高宽各约一米见方的玲珑小窗,精巧美妙。

它既是游客的好去处,也是当地人的过河通道。如今,瓮安县文旅部门将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促进旅游业整合发展,将穿洞河瀑布归入江界河风景区内,修建观光长廊、瀑布观景点、观赏平台等,完善景区道路等附属设施,为穿洞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穿洞河瀑布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带动周边农家乐、餐饮店、便利店等产业发展,帮助农民促销本地农产品,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以旅游产业提升群众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穿洞村在人口构成上以土生土长本村人为主,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杨家湾组、柿花园组。本村人口中以肖姓、李姓、刘姓最多,较为次之的为王姓、周姓、张姓,民族以汉族聚居为绝大多数,扁山、土地塘有零星几户少数民族居住。

村内曾建有银虹小学(约1960年-2002年)、穿洞小学(约1970年-2012年)、乐满园幼儿园(2012年-2015年),后因生源不足及教育资源整合规划没有继续办学。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穿洞村将依托好临近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养殖产业及旅游产业为发展重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名片。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媛俪

编辑:张海霞(见习)

一审:冉婷婷

二审:李永春

终审:顾   桥

更多新闻资讯、同城信息、融媒圈,尽在《视界瓮安》新闻客户端...


千年古邑 红色瓮安
以瓮安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区域信息枢纽为宗旨,向用户提供本地最权威、最及时、最全面的新闻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