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思想伟力
砥砺深耕创新发展
主体班培训班期间,聆听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等课程,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作为市属国有企业一名干部,要着力深化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蹄疾步稳,促进区域跨越式创新升级。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我市多重战略叠加机遇,全面融入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大局,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聚焦提升经营发展质效,聚力推进区域开发创新,强化对产业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做好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撑,鼓励发挥省内横向对标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真抓实干,推进价值融合与共享共赢。聚焦经营主业主责,增强核心功能与市场竞争力,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全力以赴稳增长,固底板、扬优势,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为着眼点,完善股权治理架构,创新资本运作模式,通过产融协同和创新赋能,实现价值共生共享共赢。
一以贯之,统筹增值效益和民生建设。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做优做强做大的职责使命,与民营企业同向发力,共同成长,引导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使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在新形势下构建国企民企共生共同体,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与发展质效。
以人为本,实现管理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通盘统筹、监管有力,优势互补,彰显特色的企业家培育机制和人才管理体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市管干部进修一班 董新平)
创新提级 培优固本
推动南通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体班培训期间,聆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等课程,深刻领悟到“四个走在前列”“四个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发展的新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征程中,我们将持续推动家纺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家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以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培优扶强,打造高端制造智慧园。聚焦“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先行区”目标,大力招引全球、全国家纺行业头部企业,打造品牌家纺高端制造集聚地。重点招引原辅材料、研发设计、智慧物流等垂直链头部企业,以及毛巾、窗帘、家居服等水平链头部企业,打造家纺总部经济集聚区,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提升家纺产业能级。
坚持创新升级,打造数实融合先行区。持续深化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发展,建设家纺产业数实融合创新中心,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推动一批家纺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市级智能车间(工厂)建设,以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家纺产业数实融合新生态。
坚持需求导向,打造销售提升示范区。持续做大做强“两会一赛一时尚周”,举办全国家纺消费节,打响南通家纺活动品牌。组织创建“南通家纺”区域品牌,打造“南通家纺”集体商标,提升南通家纺品牌影响。抢占直播电商新赛道,建立重点家纺采购商资源库,招引国内外大型采购商,不断拓宽家纺销售新渠道。(市管干部进修二班 刘 鹏)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助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个走在前”“四个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殷嘱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的重大任务。在主体班培训期间,通过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课程,对“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作为人大社会建设条线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为民履职,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作为。
坚持良法善治,为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紧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聚焦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制度短板,以“小快灵”的立法形式加强养老服务、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安全生产、全民健身、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地方立法,使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为实现社会有效治理和民生改善及时提供立法供给。
坚持民呼我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社会建设领域集聚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作为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把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作为人大监督的“头等大事”,综合运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议案建议督办等履职形式,以高质量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切实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通过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载体,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充分实现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治民享。不断加强制度创新,紧扣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推动多元共治和联动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各类企业、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为社会治理赋能增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直部门(含企事业)科级干部进修班 杨 捷)
开放创新
赋能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
在主体班赴嘉兴培训期间,聆听了《“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发挥好南通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高水平开发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支撑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
以品牌活动为依托,打造技术转移“新业态”,深化交流合作。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依托,对接长三角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拓展海外合作渠道“朋友圈”,组织企业参加 “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等年度国际合作品牌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导入技术、人才、项目等国际创新资源,为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匹配海外合作伙伴,务求合作成效、力争合作共赢,形成一批合作关系和合作项目,更快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以平台载体为支撑,打造开放创新“新模式”,转化先进技术。推动我市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海外研发机构、外资研发中心、外国专家工作室、国际科技合作示范企业当标杆、做示范,致力打造开放创新共同体,提高区域“创新浓度”。依托南通科技大市场,聚集一批国际专业化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打造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开展跨国技术转移转化业务,构建开放融通的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孵化生态体系。
以海外引智为抓手,打造创新创业“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海外人才引智工程”,让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引得来、待得住、用得好、分得清、流得动”。加快外国人工作许可 “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便利化措施的服务获得感、现场体验感,举办外国专家新年联谊会,走访重点外资企业,慰问高层次外国专家,不断提升外国专家在通工作的满意度、生活便利度和环境友好度。(市直部门(含企事业)科级干部进修班 曹 松)
集约强基 统管提效
以数字政府建设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改革大潮奔涌激荡,现代化治理画卷加速绘就。总书记对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要求,是极强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来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学员,唯有以实际行动践行殷殷嘱托,奋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市域社会治理全面融合,持续激活改革新动能,努力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这一“国字号”荣誉添彩增辉。
以智能集约引领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持适度超前、集约节约的原则,围绕“云、网、数、用、安”五大关键,持续深化“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建设,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对接互认,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压实网络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实现从“合规”向“能力”不断转化。
以开放共享引领数据要素资源体系建设。坚持“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系统开展数据全量化汇聚、标准化治理、场景化开发,打破“信息孤岛”、破除数据壁垒,以“一部门一系统”“一市一平台”,加快推进业务、数据和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优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做好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探索研究“数联网”新型共享融合方式,高效支撑数据流通和有效供给。
以协同高效引领数字履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数字化手段感知经济社会态势,围绕“实用实效、便民利企、共治共享”,探索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通过以“数”赋能、以“智”支撑,让“数智”服务通过“指尖”直达“心间”。推动经济监测智能化、营商环境便利化、社会治理精准化,以数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社会治理,实现高频事项数字化“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县(市)区机关局长进修班 彭道新)
守正创新 数字赋能
全力打造现代水网海门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引了水利建设新方向,开创了治水兴水新局面。在市委党校秋季主体班培训期间,通过聆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课程,更加深刻认识到水利工作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将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智慧水利”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全力打造现代水网海门样板。
高标准构建防洪除涝安全体系,开启“安全”新里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防汛防台风险防控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沿江沿海堤防提升、闸站重建改造建设,不断优化防洪工程体系。
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示范样板,激发“生态”新活力。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围绕“美丽江苏、南通样板、海门典范”建设目标,加大幸福河湖创建,确保农村黑臭河道治理动态清零。创新推行“净美河岸”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区河道面貌得到显著提升。
高水平配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打造“惠民”新格局。按照“整条、整片、整村、整镇”的要求,全力实施生态河道打造,提升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预计“十四五”末全区覆盖率达80%。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通启运河(海门段)综合整治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非等级沟河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高品质探索改革创新实践应用,追逐“智慧”新未来。深化区域数字水网建设,巩固全域总体活水架构,完善重点河道信息点位建设,开展独立片区自控模块建设,尝试流域性河道数字孪生构建。深化平台数字应用建设,持续提升片区的智慧管控能力,优化工程调度运行方案。赋能流域防洪、水资源综合调配、河湖生态管理等业务应用,提升水利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为新阶段海门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县(市)区机关局长进修班 顾煜晖)
南通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