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剧团队做短剧,能行吗?

体娱   2025-02-05 22:54   北京  

过去的2024年,短剧成了长剧人不可忽视的关键词。

10月,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提到:“我觉得全行业都应该做微短剧,而不是把它当成洪水猛兽。虽然微短剧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下场解决,让它升级,让它更精致,让它更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审美。”

11月,优酷副总裁谢颖在微博视界大会论坛提到,短视频正以“算法+海量内容“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成为新的流量之王,进而又以同样的逻辑将短剧捧上流量快车。长视频已然站在背水一战的十字路口;

2025年1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在集团年会上称,目前长视频发展稳定,但短剧对原本的生态冲击很大。观众主要看精品长剧,中腰部的长剧则受到冲击。腾讯自己不做低质量的短剧,但会投资精品短剧。

其实早从2019年开始,爱优腾芒以及各大影视公司,就开始探索短剧业务。部分横屏短剧出圈,屡破分账天花板。对于短剧,他们并不是完全陌生的。

那么,作为长剧选手,他们做短剧有什么优势?到了2025年,短剧业务在长视频公司中的定位又是什么?未来的布局又是什么?

2025年年初,娱理工作室对话了芒果TV、爱奇艺以及柠萌影视好有本领短剧业务的相关负责人。面对压力,他们迎难而上,各自找到了破局之道,也立下了2025年短剧业务的KPI。


芒果TV:打造重量级的短剧标杆

四大长视频平台中,芒果TV几乎是最早入局,并大力扶持微短剧的。

早在2019年8月,芒果TV就发布了短剧业务“大芒计划”;2022年,芒果定制出品的横屏短剧《虚颜》《念念无明》播放量破6亿,演员丞磊、导演曾庆杰也相继走红;2024年底,芒果TV再次发布“精品短剧扶持计划”,面向行业激励优质短剧的开发。

不同于主流的片方制作,与平台走分账。芒果TV的许多精品横屏、竖屏短剧和长剧一样,由平台定制,依赖会员广告收入回收。

其中,芒果TV的精品横屏短剧,对标的并不是火热的竖屏短剧。

芒果TV短剧业务制片人罗盼觉得,竖屏短剧追逐热点和情绪,但留存度不高。相比之下,大芒计划的横屏短剧则是用长剧的制作逻辑、商业模式,去做长剧的压缩版,走的是长剧的出圈路线。比如春节期间,芒果TV上线的《密室大逃脱》首个衍生微短剧《狸猫书生》,便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并登顶猫眼短剧热度日榜、悬疑短剧榜双冠。


从这个逻辑来看,横屏短剧是基于观众对注水长剧的疲态而产生的,一种内容冲击更强、叙事节奏更快的内容产品,和竖屏短剧不在一个赛道。他们要对标的,其实是横屏长剧。

“为什么每天有很多部竖屏短剧上线,但感知度没有《虚颜》《念念无明》《执笔》高,甚至导演、演员都火了,去拍了长剧,这是因为横屏短剧和长剧‘师出一脉’,有长尾效应。”

可以发现,大芒计划大部分横屏短剧的时长通常在15-20分钟左右,两集相当于长剧一集。24集的横屏短剧,信息量相当于12集的长剧。其中,内容上缩减的是铺垫和支线,但加强的是节奏和信息浓度。

“比如,长剧可能会拍门一开,女主带着哀愁的表情走进来,落座,男主看向女主,给女主倒杯茶,然后才切入正题。但短剧第一个镜头,就是女主放下杯子开始说话,观众不用思考那么多。长剧可以这么拍,在于一旦故事成立,观众会被故事的世界观背景带入情绪。但短剧更加在乎内容直给,以更快更强的冲击给到观众。”罗盼说。

罗盼认为,无论长剧短剧,观众在乎的不是节奏,而是故事本身。好的故事不是一上来就反转,或是一分钟一集,而是单场戏的信息点要足,人物要精彩。如果故事本身好看,节奏再慢,大家也能看下去。

所以,他贯彻的制作模式,是以“制作和内容”为中心制。

为了避免剧本乱改,罗盼坚持的原则,是开机之前必须出全剧本,并尽力保证剧本不被各方乱改,所有关于内容的问题,都应该在开机前主创会议上得到解决。开机之后,拍摄更多的是在于执行。

2024年,他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用短剧的模式去讲长剧的故事。

4月,罗盼看到了《执笔》原著作者林言年编剧的短剧《姜颂》剧本,觉得成色非常好,便想着让这部剧的品质拉高一个台阶。

于是,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筹备,找来的演员、主创班底均为长剧班底,高昂的成本也到了行业的天花板。相比起长剧,《姜颂》在配置上省下的,只有演员片酬以及主创团队的“人情”。

“一个长剧的摄影指导,一个月就几十万,我们不可能给到这么多。更多的是叫一些朋友,看有没有空档期,过来帮一个月的忙,他们也不会太计较费用。我们尽可能把钱花到刀刃上,为了保留内容需要的大场面,也是不惜代价的置景,想要呈现不一样的场景。”


罗盼清楚,这样的高成本,在短剧里或许并不划算,但他们想赌的,是一个短剧行业的未来。

“我觉得,品牌方可能也在等一部现象级短剧的出现。我理解的现象级短剧,是可以突破壁垒,播出效果可以和长剧并驾齐驱。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以内容制作为核心,以故事底蕴为根基,探索短剧市场的可能性,打造一部现象级作品,成为行业标杆,证明短剧同样可以具备高质量和广泛影响力。”


爱奇艺:精品短剧是长剧的补充

2024年,爱奇艺针对横屏短剧进行了两次提价。

6月,爱奇艺在新公布的政策中,提高了横屏短剧37%的分账单价。11月,爱奇艺正式上线微剧场(竖屏,单集时长5-20分钟)和短剧场(横屏,单集时长5-20分钟),并再次叠加阶梯奖励,达到标准的合作方,可以增加10%-20%的分账收入。

两次提价,足以可见爱奇艺投入短剧赛道的决心。

“目前精品化短剧已经被培育得比较成熟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头部好作品。所以想通过提价的方式,把超过70%的收入给到上游合作方,让大家发现如果项目播得好,在爱奇艺能收到很可观的回报,也让我们获得更多头部、精品的项目。只有让上游合作方挣到钱,才能继续不断地做新的东西来刺激市场。”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告诉娱理工作室。

其实早在2022年,爱奇艺便公布了横屏短剧分账政策,标志着横屏短剧业务的开始。但在彼时,爱奇艺仍处于摸索阶段,只上线了三部短剧。

到了2024年,短剧业务则有了集中爆发。

2024年8月,爱奇艺上线的短剧《原罪》,截至 2025年1月1日分账票房已超过2400万。云合数据显示,2月2日,播出157天的《原罪》市占率仍位于第三,长尾效应强劲。

“《原罪》的题材是整个市场上都稀缺的,刑侦悬疑类的横屏短剧。其次,刑侦悬疑类的内容在去年的播出节点上,爱奇艺并没有其他的分账长剧播出,它填补了这个空白。”


成立三年来,爱奇艺的横屏短剧团队,也跑出了一套完整的合作流程。

收片上,短剧有和长剧一样的过会机制。爱奇艺内部多个部门会组成一个评审团队,提起看片,对内容进行预判。

排播上,爱奇艺的横屏短剧会和长剧做题材和时间互补。比如长剧播了什么题材,短剧就会尽量错开,播其他题材;长剧排播不密集的时候,也会把短剧排得密集一些。

合作模式上,爱奇艺大部分横屏短剧仍走的是分账逻辑,也做少数自制项目。比如芝麻荚工作室的《大王别慌张》和《少爷和我》。李莉透露,《大王别慌张2》和《少爷和我2》将会在2025年上半年开机,快的话年底能上线。


同时,爱奇艺在2024年9月的悦享会上,也首次提出将微剧场和短剧场的剧集纳入爱奇艺VIP会员权益中,且会员费不变。这意味着,买一张爱奇艺的会员卡,不但能看长剧,也能看短剧和微剧,拓宽了会员权益的边界。

其实,这正道出了微短剧业务在爱奇艺中的定位。

作为头部长视频平台,爱奇艺大力发展短剧业务并不意味着要“弃长从短”,和短剧平台竞争。短剧在爱奇艺内部的定位,是作为内容品类的补充,给会员、用户更多的选择。

“如果会员没有时间消费长剧集,横屏短剧相对来说离长剧集较近,它就可以通过观看横屏短剧来满足娱乐化需求。”李莉说。

李莉透露,爱奇艺的短剧业务,也将在2025年迎来一个拐点。

首先是数量上,2025年爱奇艺短剧要推出“短剧百部计划”,其次,他们将发挥长视频网站特有的IP和精品制作优势。很多合适的定制IP、长剧IP,都会以短剧形式开发。

“我们团队一直深耕在分账剧业务,离市场和用户相对近一些。爱奇艺也一直以内容为核心依托,选内容的标准比较规范。我们还是希望能利用平台的IP资源优势,快速地将短剧市场再往上捅破一层天花板。预计今年,爱奇艺将出现分账破3000万的短剧。”李莉说。


柠萌影视好有本领:
用精品短剧破圈

传统影视公司中,最早做出短剧标杆的,是柠萌影视旗下的短剧子公司——好有本领。

2021年,柠萌影视发觉,长剧受众开始向短视频平台迁移,于是组建了一支短视频队伍。一开始,好有本领只是在短视频平台做系列短视频,直到2022年下半年,他们才提出短剧这一概念。2023年,好有本领出品的短剧《二十九》上线三集后播放量突破3亿,最终播放量超过8.3亿,成为彼时短剧市场的一匹黑马,也让很多长视频人看到了短剧的巨大潜力。

这条路径看似顺畅,然而,好有本领的总经理郑安迪告诉娱理工作室,为了做短剧,他们其实走了不少弯路。

这支团队刚组建时,主要成员大多来自于MCN、达人经纪公司,几乎没有做长剧的经验,创作也用的是纯短视频逻辑。

但安迪很快明白,这个内容逻辑不对。同时,作为一支base在北京的团队,如果纯走短视频逻辑,成本永远低不过三四线城市的团队,效率也卷不过他们。

2022年初,安迪与合伙人一起,同团队把业务重新了梳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好有本领是一家从柠萌影视生长出来的公司,就应该沿用柠萌影视的优势,即长剧的IP、故事架构、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把握以及人才库等等。于是,他们开始招募一些长剧人才,尝试用长剧的制作思路,去结合短视频的格式、语法进行创作。

在这样的思路下,2023年初,好有本领推出了成本高达600万的精品短剧《二十九》,主演为知名演员杨蓉,各项制作水准也接近长剧。

安迪承认,用短剧业内天花板的成本来做,她们有赌的成分,幸运的是,他们赌对了。

安迪透露,《二十九》不但播放量超过预期,后续的商业化链路也跑得很好。这次的成功,也让安迪更加坚定长短结合的制作方向。虽然单部剧成本提高了,但整体的收入规模也能随之提高。

“《二十九》首先是验证了短视频平台上可以做连续性故事的,这是一个短视频平台的里程碑事件。二是验证了短剧可以有分账之外的商业逻辑。第一季的最后四集,我们开了付费,收入破了百万,后续我们还将内容剪成了100集的付费小程序短剧,充值也破了千万。第一季结束后,第二季还迅速招到了商,同样是千万级别。”


整个2023年,好有本领的短剧基本以免费招商模式为主。2024年初,付费模式变得火热,好有本领调整布局,开始将免费和付费的比例调整到1:1。

到了2025年,短剧行业又发展到IAA免费模式的天下。好有本领很快顺应趋势,选择与红果短剧App合作首发大部分作品,回归免费模式。不同的是,平台可以承担招商的重任,内容公司能直接得到流量分成。

“从2024下半年开始,红果短剧App的日活上升得特别快,而且分账已经远超付费能带来的收益了,所以大家会选择去红果首发,因为红果独家或者首发的分账系数是不一样的。目前好有本领短剧业务的ROI基本都大于一,爆款作品大于三、四的都有。”安迪说。

相比起纯短剧团队,安迪认为,好有本领的另一个优势,是柠萌背后的内容基因。比如《二十九》就是由《三十而已》转变而来,结合柠萌现实主义题材的优势,好有本领后续也推出了《大山的荣耀》《贤妻扶我凌云志》等现实题材爆款短剧。团队也能为头部大IP推出短剧,比如2024年与阅文合作推出的《庆余年之帝王业》。


2025年,好有本领的目标,是将产能扩大到100部,去站稳市场第一梯队。安迪最大的愿望,是再做出一部比《二十九》更大的里程碑式的爆款,让市场看到,短剧也能拥有长剧一般的破圈效应。

未来,他们还会配合长剧的播出节奏去开发衍生短剧,与长剧进行联动。

“短剧是柠萌的第二曲线之一,它也是在延续我们对于大众观众的想象。柠萌影视不单纯是一家长剧公司,而是一家内容公司,短剧就是补充内容的一环。观众在哪里,我们就在哪生产内容。”

总结

可以发现,长视频平台及影视公司加码短剧的目的,并不是正面硬刚短剧平台,而是在守住用户和内容阵地的同时,探索如何将自己的优势用在短剧品类。

也有短视频平台负责人提到,长剧平台制作短剧有资金和制作优势,这种优势会慢慢显现。总的来说,长短剧平台有竞争,但长期合作空间更大。

但无论长剧短剧,横屏竖屏,创作者达成的共识,是短剧的未来,将会结束无序化、粗糙化,而会愈发规范化、精品化。

长短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好内容在哪里,观众就在哪里。

喜欢本文,别忘记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新浪娱乐
关注我们,带你一键get√娱乐圈!
 最新文章